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情境下病人参与能力的构成及现状研究
【6h】

中国情境下病人参与能力的构成及现状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及论文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框架

第二章 病人参与能力相关文献综述

2.1 病人能力相关研究

2.1.1 自我管理能力

2.1.2 健康素养能力

2.1.3 病人能力测量量表

2.2 病人参与相关研究

2.2.1 病人参与的概念

2.2.2 病人参与的作用

2.3 参与能力影响因素

第三章 病人参与能力构成的理论模型

3.1 概念分析

3.2 文献分析

3.2.1 国内相关研究

3.2.2 国外相关研究

3.3 定性研究

3.3.1 收据收集和整理

3.3.2 统计分析

3.4 理论模型的构建

3.4.1 信息获取

3.4.2 自主决策

3.4.3 沟通

3.4.4 情绪管理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病人参与能力量表的构建

4.1 关键概念的测量

4.2 预测试

4.2.1 预测试的数据统计

4.2.2 效度分析

4.2.3 信度分析

4.3 正式量表形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国病人参与能力现状分析

5.1 问卷发放

5.1.1 数据收集

5.2.2 样本的描述性统计

5.2.信效度及相关性分析

5.2.1 收敛效度

5.2.2 区分效度

5.2.3 信度分析

5.2.4 相关性分析

5.3 中国病人参与能力概况

5.3.1 描述性统计分析

5.3.2 差异性分析

5.4 分析与讨论

5.4.1 能力现状的生成

5.4.2 差异性的生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1.1 病人参与能力构成的理论模型

6.1.2 参与能力度量工具

6.1.3 中国病人的参与能力现状

6.2 管理意义与启示

6.3 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病人参与能力调查问卷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现阶段的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各种矛盾激化,医疗体制改革迫在眉睫。医患关系是中国医疗改革中必须面对的一个难题。病人参与作为一种改善医患关系的重要方式,因此,病人参与到与自身有关的医疗过程中所需能力的研究已经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然而现阶段国内外对于病人参与能力的研究尚处于起步探索阶段,很多问题都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在大量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得到一个病人参与能力的工作性的定义,即病人参与自身疾病诊断治疗过程中所需本领和技巧。然后通过对于病人参与能力的概念分析,结合文献分析和定性研究的方法,建立了病人参与能力构成的理论模型:病人参与能力分为客观参与能力和主观参与能力。其中,病人的客观参与能力包括信息获取能力和自主决策能力;病人的主观参与能力包括沟通能力和情绪管理能力。在病人参与能力构成体系以及国内外研究学者在病人参与相关领域测评研究的成果的基础上,构建了由31个题项组成的病人参与能力测量量表。基于验证了的参与能力测量量表,调查并得到了我国病人参与能力的现状。从总体上看,我国病人的参与能力处于中等水平。另外,我们还运用描述性统计、独立样本T检验和方差分析等统计学方法,探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病人参与能力的差异性。
  本文对于中国情境下病人参与能力的构成研究丰富了病人参与领域相关知识,为改善相关医疗机构的服务水平提高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另外,对于病人参与能力现状研究与分析,所得结论能够为提高病人参与能力,完善医疗保障体系,减少医疗纠纷提供启示和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