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湖南双季稻专用稳定性复混肥料的氮抑制剂及其配比研究
【6h】

湖南双季稻专用稳定性复混肥料的氮抑制剂及其配比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肥料抑制剂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1.2.2 新型肥料产品研究与应用现状

1.2.3 问题与展望

1.3 研究内容

1.3.1 湖南双季稻氮高效抑制剂筛选研究

1.3.2 湖南双季稻稳定性肥料中抑制剂配比研究

1.3.3 施用稳定性肥料对双季稻田土壤和表面水可溶性无机氮动态的影响

1.3.4 湖南双季稻施用稳定性肥料的增产效益分析

1.4 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况

2.2 试验方法

2.2.1 试验一:湖南双季稻高产高效抑制剂筛选研究(盆栽试验)

2.2.2 试验二:湖南双季稻稳定性肥料NAM比例研究(盆栽试验)

2.2.3 试验三:湖南双季稻施用稳定性复混肥的氮素行为及肥料效应研究(大田试验)

2.2.4 双季稻施用稳定性复混肥的增产效果研究(大田示范)

2.3 测试分析方法

2.3.1 样品采集

2.3.2 样品分析方法

2.3.3 数据统计分析

3 湖南双季稻氮高效抑制剂筛选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3.1 不同抑制剂处理双季稻分蘖数动态变化

3.3.2 不同抑制剂处理双季稻叶绿素SPAD值动态变化

3.3.3 不同抑制剂处理对双季稻产量及其产量构成的影响

3.3.4 不同抑制剂处理对氮、磷肥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3.4 小结

4 湖南双季稻专用稳定性肥料中抑制剂配比研究

4.1 引言

4.2 结果与分析

4.2.1 不同NAM添加比例对双季稻分蘖数动态变化的影响

4.2.2 不同NAM添加比例对双季稻叶绿素SPAD值动态变化的影响

4.2.3 不同NAM添加比例对双季稻产量及其产量构成的影响

4.2.4 不同NAM添加比例对氮、磷肥的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4.3 小结

5 施用稳定性肥料对双季稻田土壤和表面水无机氮动态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5.1 引言

5.2 结果与分析

5.2.1 不同处理对早、晚稻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5.2.2 土壤铵态氮、硝态氮含量变化动态

5.2.3 稻田表面水铵态氮、硝态氮浓度变化动态

5.2.4 植株氮吸收量及氮肥利用效率

5.2.5 经济效益

5.3 讨论

5.4 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创新点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氮肥料利用率低不仅影响农业生产经济效益,而且因氮素向环境损失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新型肥料和科学施肥技术能够有效提高农作物对肥料的利用效率。稳定性肥料通过添加尿酶抑制剂、硝化抑制剂,能延长尿素水解和铵的硝化,有利于水稻吸收利用;肥料复混工艺简单,成本较低,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通过盆栽与大田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筛选出了适合湖南双季稻生长的氮增效剂及其添加比例,并验证了肥料复配后应用于早晚稻的效果。主要结果如下:
  1、水稻复混肥料中添加复合抑制剂(NAM)能显著提高水稻产量。添加不同氮肥增效剂盆栽试验表明,NAM处理的早、晚稻产量分别较常规处理增加15.7%(P<0.05)、2.3%,且明显高于其他抑制剂处理。
  2、早、晚稻复混肥中NAM添加比例分别以6‰和8‰适宜。NAM添加比例的盆栽试验表明,早、晚稻NAM抑制剂添加比例分别为6‰、8‰时,水稻产量已达较高水平,再增加其比例后产量变化不大。早稻增产主要表现在有效穗数的增加,晚稻增产主要表现在穗粒数及穗实粒数的增加。
  3、水稻施用等氮量稳定性复混肥能显著增产,减氮20%也能保持稳产。与常规处理相比,等氮稳定性复混肥处理早稻平均增加626kg/hm2(7.7%),晚稻平均增加2056kg/hm2(25.9%),均达到显著水平;早、晚稻分别增收1425元/hm2、5085元/hm2。稳定性复混肥处理在减氮20%情况下,早稻能够保证稳产,晚稻可增产190kg/hm2(9.8%),且早、晚稻投入成本分别节约507元/hm2和262.5元/hm2。
  4、稳定性复混肥能提高水稻前、中期土壤铵态氮浓度。在早稻移栽后的33天内、晚稻移栽后的16天内,土壤中铵态氮的含量均明显高于常规处理。
  5、稳定性复混肥能够促进水稻对氮素的吸收。同常规处理相比,稳定性复混肥处理早稻稻谷、植株氮素吸收量分别增加了3.7%、1.8%;晚稻稻谷、植株氮素吸收量分别增加了12.0%、28.4%。
  6、稳定性复混肥能够提高氮肥的利用效率。同常规处理相比,早稻氮肥利用率提高了5.8个百分点,氮肥农学利用率、氮肥偏生产力分别提高了17.2%、23.5%;晚稻氮肥利用率提高了24.0个百分点,氮肥农学利用率、氮肥偏生产力分别提高了70.0%、37.0%。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