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P53-靶向小分子Rita对宫颈癌原代细胞体外放射增敏的初步研究
【6h】

P53-靶向小分子Rita对宫颈癌原代细胞体外放射增敏的初步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目的:
  建立稳定的宫颈癌体外原代细胞,用P53靶向小分子药Rita进行体外细胞放射增敏实验,为临床放疗的发展提供理论指导,为建立p53靶向小分子辅助宫颈癌放疗的提供新策略。
  方法:
  本实验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肿瘤组织的体外培养及鉴定,包括:(1)形态学观察: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看是否具有肿瘤细胞的形态学特点。(2)组织来源:通过免疫细胞化学鉴定细胞角蛋白来判断细胞是否符合来源于上皮组织。(3)端粒酶活性测定:通过测得细胞端粒酶的活性来判断培养的细胞为癌细胞。(4) HPV-E6的测定:通过测得宫颈癌特有标志蛋白HPV-E6来判断培养的细胞为宫颈癌细胞(5)细胞生长特性:采用MTT法绘制细胞的生长曲线。第二部分应用MTT法测定不同时间、不同浓度Rita对宫颈癌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求出半数抑制浓度(IC50)。将宫颈癌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照射组、药物组、药物与照射联合组,应用CCK-8法研究Rita与放射联合效应,利用“多靶单击”数学模型拟合生物存活曲线,获得平均致死剂量、准阈剂量、放射增敏比(SER)等参数,进行效应评估。将宫颈癌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照射组、药物组、药物与照射联合组.Rita作用细胞48h后,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凋亡率的变化。
  结果:
  宫颈癌细胞在体外培养初步成功。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呈梭形及不规则多角形,有聚集生长趋势;符合癌细胞的形态学特征;细胞角蛋白鉴定胞浆黄染,CK阳性,证明癌细胞起源于上皮组织,细胞端粒酶活性及HPV-E6检测阳性,可诊断为宫颈癌细胞。Rita作用后宫颈癌细胞生长增殖受到抑制,浓度高细胞抑制率大,时间长细胞存活率低,作用48小时IC50为18.5umol/L,IC20为7.5umol/L。Rita作用宫颈癌细胞48h后联合放射的放射增敏比(SER)>1。Rita作用宫颈癌细胞后流式细胞仪检测,其药物组和放射组凋亡率较对照组细胞升高,分别为10.397±0.264,14.497±0.836.而联合组中,凋亡率升高更为显著,可达20.377±1.116。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1、Rita能够明显抑制宫颈癌细胞的增殖,其浓度和作用时间呈正相关
  2、Rita能增强宫颈癌细胞的放射敏感性
  3、Rita对宫颈癌细胞放射增敏性机制可能与促进细胞凋亡有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