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内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技术研究
【6h】

内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技术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一章前言

1.国内外烟气脱硫现状

2.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技术的现状

3.本课题研究的内容和目的意义

4.创新点

第二章冷态实验

1.引言

2.冷态实验装置和实验方法

3.塔顶和塔底结构的选择

4.不同床料的选择

5.内循环流化床流化状态一般规律

6.冷态实验结论

第三章热态实验

1.引言

2.热态的实验装置

3.实验方法

4.热态内循环流化床的流化特性

5.脱硫反应机理

6.实验结果和分析

7.热态脱硫效率的预测模型

8.热态实验结论

第四章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该科题创造性地开发了内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装置和技术,旨在解决传统循环流化床在较低绝热饱和温度差运行时的湿壁和粘壁现象、外循环量大、钙综合利用率低等问题,进一步强化了传热、传质效果,提高钙的利用率和脱硫效率,以期促进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技术在中国的发展和应用.实验主要分为冷态实验和热态实验两个阶段:冷态实验装置为内径190mm有机玻璃塔,总高5.1m,主要进行了不同塔顶、塔底结构和不同床料的流态化实验.根据观察到的流化状态和外回流量的多少,选择塔顶结构为扩大段加挡板,塔底为筛板式或喷流式布气结构;选择床料为40-60目或60-80目的细砂.在表观气速为2-5m/s时,塔内固体颗粒外回流量少,大部分颗粒都在塔内贴壁回流,流化状态好,实现了内循环流化床的设想.实验进一步考察了表观气速、床料量等因素对塔内轴向固含率的影响,指出在表观气速较高时塔内固含率轴向呈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