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实际控制人、超额控制度与我国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研究
【6h】

实际控制人、超额控制度与我国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公司所有权和控制权一直是公司治理研究领域争论的焦点。一些学者,例如LLSV,证实世界上大部分公司所有权是集中的,因而,目前许多学者在公司治理研究中多采用LLSV研究范式。本文也采用LLSV研究范式,通过追溯我国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从实际控制人的所有权属性和其拥有的超额控制度来系统的考察实际控制人对公司经营绩效的影响:前者指实际控制人是国有性质还是非国有性质及其具体分类(本文将其分为11类);超额控制权包括两重含义,第一重是指实际控制人拥有的控制权、现金流量权以及二者的分离程度,第二重是指实际控制人所占董事席位与控制权的偏离程度。
   首先在理论方面,我们在对公司控制权和超额控制权配置理论综合阐述的基础上,通过第一重超额控制度与公司经营绩效数学模型的推导,得出如下结论:(1)当实际控制人拥有现金流量权越多时,其对公司利润的侵占就越少;(2)当实际控制人拥有的控制权越多时,其对公司利润的侵占就越多;(3) 当实际控制人由于所有权属性不同而面临较低的边际成本时,其对上市公司利润的侵占将越多。
   其次在实证方面,以2003-2005年A股所有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不同实际控制人类型与超额控制度对公司经营绩效回归分析,我们发现:(1)不同的国有实际控制人对公司经营绩效的影响是不同的,除国务院国资委所拥有第一重超额控制度对上市公司的经营绩效有负向影响外,其他国有实际控制人所拥有第一重超额控制度对上市公司的经营绩效都有正向影响;国有实际控制人所拥有的第二重超额控制度对上市公司的经营绩效有负向影响;(2)非国有实际控制人对公司经营绩效的影响也是不同的,如民营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所拥有的第一重超额控制度对公司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这一结论与国内外大多数的学者研究的结论不一致,第二重超额控制度与公司绩效呈负向关系;而当实际控制人为一般法人企业时,第一重超额控制度对公司绩效没有影响,当实际控制人所占董事席位超过控制权时候,将对公司绩效有负向影响。
   最后,我们在前文的研究实证的基础上,总结了对我国公司治理结构及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的四点启示,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