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红外成像系统的测试与评价
【6h】

红外成像系统的测试与评价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一章绪论

§1.1课题的研究意义

§1.1.1课题背景

§1.1.2热成像静态性能评估模型的发展

§1.2热成像系统的组成及二代热成像系统的特征

§1.3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意义

第二章信号传递函数

§2.1信号传递函数(SiTF)的定义

§2.2信号传递函数(sitf)的推导

§2.2小结

第三章噪声等效温差与三维噪声模型

§3.1 NETD和三维噪声的引进

§3.2 NETD模型

§3.2.1标准NETD的推导

§3.2.2探测器驻留时间与基准带宽的关系

§3.2.3扫描系统的扫描效率

§3.2.4光子探测器及其背景限的NETD

§3.2.5二代NETD的改动

§3.3三维噪声模型

§3.3.1三维噪声描述

§3.3.2时间,空间上的随机噪声σlvh的计算

§3.3小结

第四章最小可分辨温差模型

§4.1.最小可分辨温差(MRTD)

§4.1.1 MRTD的定义

§4.1.2二代热成像系统适用的MRTD模型的新内容

§4.1.3.二代热成像系统的匹配滤波器模型

§4.2小结

第五章二代热成像系统的调制传递函数模型

§5.1体调制传递函数理论

§5.1.1调制传递函数理论基础

§5.1.2调制传递函数推导

§5.2热成像系统的调制传递函数

§5.2.1光学系统的调制传递函数

§5.2.2探测器的MTFd

§5.2.3电子线路的MTFe

§5.2.4显示器MTFm

§5.2.5人眼MTFeye

§5.2.6晃动引入的MTFom

§5.2.7系统的MTFD

§5.3小结

第六章试验结果和分析

6.1测量对象的基本参数

§6.2测试原理

§6.2.1 SiTF的测试原理

§6.2.2 NETD的测试原理

§6.2.3 MRTD的测试原理

§6.2.4 MTF测试原理

§6.3基本测量装置

§6.3.1测试安排图

§6.4参数测试

§6.4.1 SiTF测试

§6.4.2 NETD测试

§6.4.3 MRTD测试

§6.4.4 MTF的测试

§6.4小结

第七章结论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博士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授权书

展开▼

摘要

性能模型是热成像技术的重要环节,它可为系统设计、分析、论证以及新思想的产生提供理论依据和分析工具.在研究国内外文献和详细的理论分析基础上,推导了二代热成像系统的三维噪声模型,将系统噪声按时间、空间水平和垂直方向划分为7个噪声项,论文分析了各噪声因子的定义,给出了计算方法.同时,对二代热成像系统的MTF,NETD,MRTD,SiTF也进行了详细的研究,推导和描述.在文章中,以一个实际系统为例,给出了测试这四个基本参数所用到的测试原理、测试设备以及试验安排,并将理论值和测量值进行了比较,分析了误差的原因.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