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Web2.0的互动型科研人员社区平台构建研究
【6h】

基于Web2.0的互动型科研人员社区平台构建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1章 绪 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 研究方法和主要内容

第2章 基于Web2.0的互动型科研人员社区平台的理论基础

2.1 Web2.0与虚拟社区的相关阐述

2.2 基于Web2.0的互动型科研人员社区平台构建的指导理论

第3章 基于Web2.0的互动型科研人员社区平台的系统分析

3.1 社区平台知识共享主体分析

3.2 社区平台科研人员知识共享需求及影响因素分析

3.3 社区平台科研人员协同知识生产行为研究

第4章 基于Web2.0的互动型科研人员社区平台的系统设计

4.1 基于Web2.0的互动型科研人员社区平台的建设目标

4.2 基于Web2.0的互动型科研人员社区平台开发的体系结构

4.3 基于Web2.0的互动型科研人员社区平台整体功能设计

4.4 基于Web2.0的互动型科研人员社区平台的模块设计

第5章 网络科研平台实例分析——以“小木虫”论坛为例

5.1 平台简介

5.2 平台成员主体分析

5.3 平台功能分析

5.4 评价及启示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6.2 本文的创新点

6.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将科研活动与网络平台相结合的虚拟学术社区,是对传统科研交流模式的一种有力补充,极大的满足了科研人员在网络环境下的学术信息交流及知识共享的需求,因此一经推出就获得了学术界人士的青睐,并逐渐发展成为学术科研交流的新趋势。然而,现行的虚拟学术社区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比如支持成员互动交流的技术工具较为单一、科研人员之间知识共享不足、科研协作程度不高等,这些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科研交流活动的高效进行。Web2.0作为互联网的一次全面改革,开创了“用户参与”的新时代。Web2.0“以个人用户为中心”的理念、“强调用户参与和成员互动”的特点以及其支持的社会性软件和技术可以为科研人员社区更好的实现交互性、共享性、开放性、自主性和协作性提供有力的支持。因此,论文针对科研交互的障碍,将Web2.0理念与技术充分融入科研社区的建设,构建了基于Web2.0的互动型科研人员社区平台的框架模型。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论文对基于Web2.0的互动型科研人员社区平台构建的研究背景与目的进行阐述,指出论文研究的意义;在对国内外基于Web2.0的科研信息服务、虚拟社区知识共享、虚拟学术社区方面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总结的基础上,分析目前基于互联网的科研平台所存在的优势与不足,寻求Web2.0与互动型科研人员社区平台的结合点,提出基于Web2.0的互动型科研人员社区平台的建设构想;依托群体动力、社会建构主义和知识管理等理论的核心思想,为社区平台的构建提供理论指导。
  其次,论文通过对社区平台成员主体构成的分析,界定社区平台知识共享主体角色及关系,识别科研人员知识共享的需求及影响因素,并通过对科研人员协同知识生产行为的研究,提出社区平台科研人员协同知识生产的实现机制。
  再次,论文在明确社区平台建设目标的基础上,结合Web2.0的理念及技术,提出了基于Web2.0的互动型科研人员社区平台的框架模型,将社区平台划分为个人空间模块、协作交流空间模块、管理模块这三个主要模块,并详细研究了个人空间模块和协作交流模块的各项功能。
  最后,论文以“小木虫论坛”为例,对其优劣点进行了研究分析,表明了构建基于Web2.0的互动型科研人员社区平台的实际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