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化的改造与利用研究
【6h】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化的改造与利用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方法

1.4 论文结构及创新点

1.5 基本概念界定

第2章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化改造与利用的缘起

2.1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化改造与利用的可能性

2.2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化改造与利用的必要性

第3章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化改造与利用的具体实践

3.1对传统哲学的改造与利用

3.2 对传统伦理道德的改造与利用

3.3 对传统戏剧的改造与利用

3.4 对传统音乐的改造与利用

3.5 对传统美术的改造与利用

3.6 对传统舞蹈艺术的改造与利用

3.7 对传统文化改造与利用的特点

小结

第4章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化改造与利用的成效及不足

4.1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化的改造与利用的成效

4.2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化的改造与利用的不足

第5章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化改造与利用的启示

5.1 在文化建设中要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坚持先进思想的指导

5.2 发掘文化资源时既要继承和弘扬传统,又要创造新的民族形式

5.3 利用文化资源必须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注重民众的可接受性

5.4 必须树立科学的文化观,尊重文化自身的发展规律

5.5 坚持文化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展开▼

摘要

延安时期,出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情况: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求建立新民主主义文化的优秀成分,宣传民族文化,争取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与国民党集团进行思想文化斗争,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加强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等的需要,中国共产党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造与利用。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广泛而深刻的改造与利用。具体包括:对传统哲学、传统伦理道德、传统戏剧、传统音乐、传统美术、传统舞蹈艺术、传统文艺理论等中国传统文化因素的改造与利用。该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化不同因素的改造与利用的方式和侧重点虽然有所不同,但在具体的改造与利用过程中,都遵循了三个基本原则:一是改造与利用的目的是使民族传统文化能更好的服务于抗战这个主题,二是改造与利用的方式都牢牢坚持弘扬民族传统和中国风格,三是改造与利用的内容是努力凸显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状况,重视改造与利用的群众性。
  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改造与利用虽然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但总体来说仍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突出表现在:为新民主主义文化的确立提供了传统文化上的依据;增强了民族团结和民族自信,为抗日战争的胜利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为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提供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为中国共产党的思想道德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为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集团的思想文化斗争提供了理论和现实支撑及为延安精神和民族精神注入了深厚的文化底蕴等方面。
  同时,该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化的改造与利用所进行的种种探索与实践活动,对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党和政府全面致力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也有着深远的意义和现实的启示。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