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档案部门地震灾害应急管理机制研究
【6h】

档案部门地震灾害应急管理机制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1章 绪 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第2章 档案部门地震灾害应急管理现状分析

2.1 档案部门地震灾害应急管理实地调研

2.2 档案部门地震灾害应急管理取得的基本成绩

2.3 档案部门地震灾害应急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

第3章 构建震前预防准备机制 增强地震灾害防范能力

3.1 档案部门地震灾害预防准备机制理论模型构建

3.2 加强档案部门地震灾害应急预案建设

3.3 加强档案部门地震灾害应急管理制度建设

3.4 加强宣传与培训工作,增强档案人员的危机意识与应急管理能力

3.5 加强档案部门地震灾害应急物质保障

3.6 加强档案部门地震应急技术研发与应用

第4章 健全震中紧急抢救机制 提升紧急抢救水平

4.1 档案部门地震灾害紧急抢救机制理论模型构建

4.2 个案解析—2011年云南地震盈江国土资源局档案紧急抢救

4.3 健全紧急抢救机制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4.4 优化受灾档案紧急抢救基本流程

4.5 遵循受灾档案紧急抢救基本原则

4.6 加强受灾档案紧急抢救的几个关键举措

第5章 完善震后恢复机制 减少受灾档案损失

5.1 档案部门地震灾害震后恢复机制理论模型构建

5.2 开展受损档案资源的评估

5.3 加强受灾档案的修复

5.4 实施受灾档案部门的恢复重建

5.5 重视地震灾害档案的收集归档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四川省调研访问提纲

致谢

个人简介、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当前,我国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其中地震是“群灾之首”,给人类生产生活造成巨大的破坏。例如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8451亿人民币。档案资源是人类社会极其重要的宝贵财富,地震灾害的发生,不仅对档案资源的安全来说是巨大的威胁,对相关档案部门的地震灾害应急管理能力和水平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档案部门地震灾害应急管理机制是档案安全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内在要求。只有构建起全面、系统的地震灾害应急管理机制,档案部门才能有效预防和应对地震灾害,最大限度地保护档案资源的安全,从而保证人类社会历史的延续性与文明的传承性。本文基于应急管理理论,系统构建起档案部门地震灾害应急管理机制,为档案部门地震灾害应急管理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
  首先,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归纳和总结,了解和分析目前学术界对地震灾害应急管理研究的重点以及特点,提出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其次,在对四川省档案局、雅安市档案局、四川档案学校(北川档案抢救中心)、北川档案局进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现阶段档案部门地震灾害应急管理的基本现状,并对存在问题和成因进行了深入剖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档案部门地震灾害应急管理机制的设想。
  最后,基于应急管理一般流程,从灾前预防准备机制、灾中紧急抢救机制、灾后恢复机制三个方面,系统构建起档案部门地震灾害应急管理机制。笔者认为,在预防准备阶段,建议从地震应急预案、制度建设、意识培养、物质保障、应急技术五个方面建立健全档案部门地震灾害预防准备机制,增强档案部门地震灾害防范能力。在紧急抢救阶段,档案部门需要建立健全震中紧急抢救机制,提升受灾档案的抢救水平。一旦地震灾害发生,立即启动地震灾害应急预案,根据紧急抢救的原则要求,积极开展受灾档案的紧急抢救工作。在灾后恢复阶段,有关档案部门需要建立健全灾后恢复机制。积极开展受损档案资源的评估,加强受灾档案的修复工作,实施受损档案部门的恢复重建,以尽量减少档案损失。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