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论我国对“专利流氓”的法律规制
【6h】

论我国对“专利流氓”的法律规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学术界对“专利流氓”所持的态度

1.2.2 “专利流氓”与专利恶意诉讼

1.2.3 “专利流氓”对中国的影响

1.2.4 政府采取措施应对“专利流氓”

1.3研究方法和思路

1.4论文创新点

1.5论文结构安排

第2章 “专利流氓”的界定与类型

2.1 “专利流氓”的定义

2.2 “专利流氓”与NPE的区别

2.3 “专利流氓”的分类

第3章 “专利流氓”产生的原因以及危害

3.1 “专利流氓”产生的原因

3.2 “专利流氓”的危害性

第4章 我国对“专利流氓”进行法律规制的必要性

4.1 “专利流氓”的现状

4.1.1 “专利流氓”在美国的现状

4.1.2 “专利流氓”在中国的现状

4.2我国对“专利流氓”进行法律规制的必要性

4.2.1 Vringo与中兴典型案例

4.2.2 “专利流氓”在我国盛行的必然性

4.2.3 “专利流氓”对我国竞争与创新产生的影响

4.2.3 我国对“专利流氓”法律规制的现状与不足

第5章 各国对“专利流氓”法律规制的借鉴与反思

5.1美国

5.2欧盟

5.3 韩国、日本

第6章 我国规制“专利流氓”的法律建议

6.1 立法建议

6.1.1 完善以专利法和反垄断法为主的“专利流氓”法律规制体系

6.1.2 建立专利恶意诉讼惩罚制度

6.2 行政建议:政府倡导并出资成立知识产权管理公司

6.3 司法建议

6.3.1 确认专利不侵权在专利侵权诉讼中的应用

6.3.2 对法院判决“停止侵害”的限制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专利流氓”最先兴起于美国,如今已经成为美国社会的“痛中之痛”。它指的是这样一种现象或者行为:一些人、公司或者团体,他们不生产专利产品,也不提供专利服务,专门从破产公司、研究机构或者个人手中购买专利并储备起来,一旦发现有机可乘,就拿出专利以专利诉讼或者专利许可的形式威胁目标企业,以此获取巨额赔偿金或专利许可费。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专利流氓”开始在世界范围内抬头,呈现出愈演愈烈的趋势,中国一些高新技术企业如华为、中兴已经受到“专利流氓”的诉讼侵扰。对此,我国必须提高警惕,未雨绸缪,在“专利流氓”大规模入侵中国之前,做好应对措施。目前,我国对“专利流氓”的法律规制主要是通过专利法、反垄断法以及合同法,但是并没有形成完整统一的法律规制体系,很多法条的规定也缺乏可操作性。因此,重新构建我国应对“专利流氓”的法律体系、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法律建议显得尤为重要。美国如今已经从立法、行政执法、法律适用各个方面对“专利流氓”采取了应对措施,日本和韩国政府也积极加入到了打击“专利流氓”的大军中来。本文在对有关“专利流氓”涉及的法学理论进行研究的前提下,借鉴各国针对“专利流氓”采取的各项措施,最后结合我国自身国情,提出我国应对“专利流氓”的一些法律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