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面向自主创新的长株潭科技政策区域协同治理研究
【6h】

面向自主创新的长株潭科技政策区域协同治理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3 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第2章 科技政策区域协同治理的理论分析

2.1 科技政策构成要素及政策协同的界定

2.2 科技政策区域协同治理的结构维度

2.3 科技政策区域协同对区域自主创新的功能体现

第3章 基于SWOT模型的长株潭科技政策区域协同治理现状与问题分析

3.1 优势:长株潭科技政策区域协同治理的成效

3.2 劣势:长株潭科技政策区域协同治理存在的不足

3.3 机遇:长株潭科技政策区域协同治理面临的外部环境

3.4 挑战:长株潭科技政策区域协同治理面临的主要困境

第4章 国内相关区域科技政策协同治理的主要经验及启示

4.1 国内相关区域科技政策协同治理的典型案例

4.2 国内相关区域科技政策协同治理的主要经验

4.3 国内相关区域科技政策协同治理的启示

第5章 面向自主创新的长株潭科技政策区域协同治理优化路径

5.1 构建科技政策区域协同治理多元主体之间伙伴关系

5.2 完善科技政策区域协同治理信息共享网络

5.3 健全科技政策区域协同治理保障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展开▼

摘要

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区域经济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动能转换,给科技自主创新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伴随着区域经济发展一体化趋势的增强,为传统区域科技自主创新及其政策治理带来新的挑战。区域科技政策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支撑。建立多元主体参与、注重伙伴关系构建、共享利益共担风险的区域协同治理模式,成为提升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必要选择。作为中部六省区域一体化建设的先行者,长株潭被誉为“中国第一个自觉进行区域经济一体化实验的案例”,尽管在区域科技行政体制联动方面做出系列探索,但是科技政策的跨行政区割裂与碎片化倾向,仍然不同程度地制约着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影响区域经济一体化联动发展。国务院于2014年批复支持长沙、株洲、湘潭三个高新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长株潭的自主创新发展迎来了新机遇。然而,如何推进科技政策区域协同治理,提升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将长株潭打造成为湖南乃至中部地区崛起的引擎,是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理论和实践课题。基于此,以科技政策构成要素及区域协同相关概念为切入点,利用示范区在自主创新相关政策先行先试的优势,运用区域协同治理模式,推进科技政策的跨行政区整体化治理,对于提高区域自主创新活力,推动区域经济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动能转换,具有较好的研究意义和现实价值。本文通过总结区域自主创新发展进程中科技政策区域协同的影响作用,分析科技政策对促进科技创新与进步、引导企业自主创新起着战略导向、协同推进、服务保障等重要作用。然后运用SWOT分析法对当前长株潭科技政策区域协同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进行分析,提出当前长株潭科技政策区域协同治理面临的政府间协同机制不健全、区域间协同创新能力不足、社会公众力量参与不充分等方面的困境。接着分析京津翼、泛珠三角、合芜蚌地区在科技政策区域协同治理实践的成功经验,和在促进区域自主创新中的政策协作做法,在总结提炼的基础上,探寻长株潭科技政策区域协同治理可借鉴的模式。最后结合长株潭发展实际,并在借鉴国内外科技政策区域协同治理成功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要从建立多元主体伙伴关系、完善协同治理信息共享网络、构建协同治理保障机制三个方面,进一步探索长株潭科技政策区域协同治理的优化路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