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肠球菌耐药性及esp基因与粪肠球菌耐药的相关性
【6h】

肠球菌耐药性及esp基因与粪肠球菌耐药的相关性

代理获取

目录

原创性声明和关于学位论文使用版权的说明

前言

技术路线

实验材料

实验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主要英文缩略语索引

综述 肠球菌耐药现状及临床防治策略

成果目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检测肠球菌临床分离株对6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分析粪肠球菌临床株的esp基因扩增序列,以揭示肠球菌临床株的耐药现状及esp基因与粪肠球菌耐药的关系,为临床合理选用药物治疗肠球菌感染提供实验及理论依据。方法:从临床实验室收集肠球菌感染标本,进行分纯、培养、鉴定;用琼脂平板稀释法检测去甲万古霉素、氨苄西林、环丙沙星、阿奇霉素和红霉素对肠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及鉴定庆大霉素高浓度(MIC≥500μg/mL)耐药株,筛选出对6种抗菌药物呈不同程度耐药或多重耐药的肠球菌。然后用PCR法扩增粪肠球菌临床株的esp基因;随机挑选一阳性菌株,将其PCR产物克隆到pUC18载体,转化大肠杆菌JM109,蓝白斑筛选挑取阳性重组子进行限制性内切酶酶切、PCR及测序鉴定,并对测序结果用Blast软件进行同源性分析,探讨粪肠球菌耐药与esp基因的关系。结果:从临床分离的肠球菌共78株,其中粪肠球菌61株,占78.2%;屎肠球菌15株,占19.2%;鸟肠球菌、坚韧肠球菌各1株,共占2.6%。@2  去甲万古霉素对肠球菌的MIC50、MIC90分别为0.5μg/mL和4μg/mL;氨苄西林和环丙沙星的MIC50、MIC90分别为1μg/mL和4μg/mL、16μg/mL和64μg/mL;阿奇霉素和红霉素的MIC50、MIC90较高,分别为16μg/mL和32μg/mL、64μg/mL和128μg/mL。未检测出去对甲万古霉素耐药的肠球菌,肠球菌对氨苄西林、环丙沙星、高浓度庆大霉素、阿奇霉素和红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16.7%、53.8%、56.4%、74.4%、85.9%。  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分别为9.8%和46.7%(P<0.01);对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50.8%和73.3%(P<0.05),这两种主要肠球菌对氨苄西林及环丙沙星的耐药率的差别具有显著性。  用PCR法从61株粪肠球菌中共扩增出26例esp基因呈阳性的菌株,esp基因阳性率为42.6%,将esp片段测序结果与GenBank登录序列在碱基和核苷酸水平进行同源性比较,同源性达到99%。在对氨苄西林、环丙沙星、高浓度庆大霉素、红霉素耐药的粪肠球菌中,esp+率分别为33.3%、54.8%、70.6%、51.0%;敏感株中esp+率分别为43.6%、30.0%、7.4%、8.3%。氨苄西林敏感株中esp+率较耐药株高(P>0.05),二者之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而在环丙沙星、红霉素、高浓度庆大霉素耐药株中esp+率高于敏感株(P<0.05),耐药株与敏感株之间esp+率的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esp+株对氨苄西林、环丙沙星、高浓度庆大霉素、红霉素的耐药率为7.7%、65.4%、92.3%、96.2%,esp-株的耐药率为11.4%、40.0%、28.6%、68.6%;在对后三种抗菌药物耐药的esp+株与esp-株之中,耐药率的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esp+株对两种和三种抗菌药的耐药率均为46.2%,对四种抗菌药的耐药率为7.6%;esp-株两种抗菌药的耐药率为34.3%,对三种抗菌药的耐药率为2.9%,对四种抗菌药的耐药率为5.7%。结论:1.肠球菌对临床常用的6种抗菌药物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其中,红霉素>  阿奇霉素>环丙沙星>氨苄西林>去甲万古霉素。2.屎肠球菌对氨苄西林、环丙沙星的耐药率明显高于粪肠球菌。3.在粪肠球菌临床标本中,esp基因阳性率为42.6%。4.esp基因与粪肠球菌对氨苄西林耐药无明显相关性,而与粪肠球菌对环丙沙星、红霉素、高浓度庆大霉素耐药有显著相关性;并且esp基因与粪肠球菌  多重耐药有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