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危重早产儿检验性失血及其与贫血的相关性
【6h】

危重早产儿检验性失血及其与贫血的相关性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英文缩略语名词对照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资料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2 诊断及评判标准

3 研究方法

4 测量方法及质量控制

5 采血管及检验仪器

6 统计学处理

结果

1 一般资料

2 检验性失血状况

3 检验性失血功能分布

4 检验性失血采血次数分布

5 多抽量情况

6 贫血状况及相关性

7 早产儿贫血的单因素分析

8 早产儿贫血的多因素分析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成果目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
  早产儿检验性失血具有很大的隐蔽性,不规范的采血在很大程度上是造成贫血的危险因素之一。本研究通过收集危重早产儿检验性失血相关资料,旨在统计检验性失血的实际量、多抽量,探究检验性失血功能分布及原因,并对检验性失血与贫血的关系进行评估,为规范采血,提倡微量采血奠定理论基础。
  方法:
  收集南华大学附属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生后24小时内入院、住院时间≥7天的危重早产儿。记录患儿住院期间每次采集的血量,对检验性失血总体情况进行定量分析并描述住院期间前4周不同胎龄、不同体重、不同时间的检验性失血特征;按血液的应用归类,描述并探究检验性失血的功能分布;根据公式B=5(∑s+0.1)[1]计算理论失血量,结合实际采血量,计算多抽的量,并对比分析前2周内不同胎龄不同出生体重多抽量情况;采集入院第24小时、第1周、第2周、第3周、第4周静脉血,以静脉Hb作为贫血评判标准,将患儿分为贫血组与非贫血组,排除输血因素影响,评估前4周检验性失血与贫血的关系。
  结果:
  1、研究期间共有642例早产儿,本研究入选患儿共246例。246例危重早产儿住院期间检验性失血总量达7972.51ml,总检验失血量中位数M为25.57ml(7.10ml~119.20ml)。早产儿检验性失血集中在入院前两周,其失血量为总失血量的64.40%,而两周又以第一周突出,其失血量为两周总量的72.84%。4周内日人均失血量以第1周显著,第1周大于第2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3、4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入院前两周胎龄越小、出生体重越低,日人均失血量越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3、4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检验性失血的功能分布主要为生化测定(31.49%)、血气分析(19.03%)、免疫测定(12.69%)、血培养(12.63%)、血液学(12.28%),生化测定及血气分析是危重早产儿最常见及失血量最集中的检验项目,两者合计比例为50.52%。血气分析、血液学检测是管理和监测危重早产儿最频繁的实验室检查,两者合计比例为67.43%。
  4、总实际检验失血量约为总理论检验失血量的2倍,总实际检验失血量中位数M(25.57ml)为总理论检验失血量中位数M(3.26ml)的7.8倍。
  5、多抽量集中在入院前两周,前两周内不同胎龄、不同出生体重日人均多抽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胎龄越小,体重越低,多抽量越显著。
  6、多抽量最显著的采血项目主要是血培养、生化测定、其他、血气分析,多抽比例依次为76%、64%、45%、41%。
  7、贫血发生时间集中在入院前两周,其贫血比例合计达88.30%。胎龄越小、体重越低,贫血发生时间越早,贫血比例越高。
  8、入院前两周内检验性失血与Hb下降有密切关系,与贫血呈显著正相关,第3、4周检验性失血与贫血无明显相关性。
  9、单因素分析显示:入院前两周失血量、胎龄、出生体重、住院天数、初始Hb值均与贫血有关。
  10、多因素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前两周失血量、住院时间进入早产儿贫血的危险因素分析,前两周采血量>15ml/kg的危险因子是7.5ml/kg~15ml/kg的3.57倍。
  结论:
  危重早产儿检验性失血现状严峻,采血浪费现象严重。胎龄越小、体重越低,失血量及多抽量越显著。生化测定及血气分析是检验性失血的主要检验项目。检验性失血与贫血密切相关,过度采血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早产儿贫血的发生。前两周累积采血量>7.5ml/kg是引发危重早产儿贫血的危险因素,采血量越多,贫血概率越大,贫血程度越重。减少危重早产儿检验性失血量能有效降低其贫血发生。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