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Toll样受体2、4及髓样分化因子88在实验性末端回肠炎发病过程中的变化及其意义
【6h】

Toll样受体2、4及髓样分化因子88在实验性末端回肠炎发病过程中的变化及其意义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实验材料和设备

实验技术路线图

实验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成果目录: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探讨 TLR2、TLR4、髓样分化因子88(myeloid differentiation factor88,MyD88)在实验性慢性末端回肠炎发病过程中表达水平的变化及其相关意义。
  方法: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造模组、缝线组、对照组,每组20只。造模组行末端回肠-盲肠侧侧吻合术,缝线组于回肠末端作手术缝线,对照组只给予麻醉。术后2周和8周时每组各取10只SD大鼠,收集距吻合口1-4cm处末端回肠组织,肉眼观察后行切片镜下观察,再分别利用Western Blot和实时定量PCR(Real-Time PCR,RT-PCR)方法,测定实验性大鼠CTI中TLR2、TLR4、MyD88蛋白表达和mRNA的值,分析三种因子在CTI中的变化及其相关性。结果:
  1.各组SD大鼠死亡率各组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105,P=0.349)。2.各组SD大鼠的一般情况术后3天-2周造模组及缝线组SD大鼠均有不同程度的脱毛、精神萎靡、食欲差、体重下降等。在恢复进食后各组一般情况开始好转,但造模组恢复较慢,术后4周-8周三组大鼠无明显差异(P>0.05)。3.各组SD大鼠末端回肠组织肉眼观与病理术后2周,肉眼及镜下观见造模组及缝线组表现为急性炎症反应,两组炎症评分均较对照组高;术后8周,肉眼及镜下观见造模组表现为慢性炎症改变。而缝线组回肠末端组织未见明显炎性细胞浸润及结构破坏,造模组炎症评分比缝线组及对照组均显著升高。
  4.各组SD大鼠回肠末端组织TLR2、4及其MyD88的表达水平
  术后2周及8周三组SD大鼠TLR2、TLR4、 MyD88的表达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LR2:F2W=177.3,P2W=0.000;F8W=594.1,P8W=0.000);(TLR4:F2W=1113.0,P2W=0.000;F8W=7496.0,P8W=0.000);(MyD88:F2W=156.1,2W=0.000;F8W=994.7, P8W=0.000),表明三个因子的表达在造模组中有显著增加。术后8周与2周对比,缝线组及造模组SD大鼠末端回肠组织中TLR2、TLR4、MyD88的表达水平均有统计学意义(TLR2:t缝=7.6223,P缝=0.0000;t造=16.7251,P造=0.0000);(TLR4:t缝=11.0262,P缝=0.0000;t造=76.7887,P造=0.0000);(MyD88:t缝=24.4459,P缝=0.0000;t造=20.7673,P造=0.0000),且造模组升高明显较缝线组显著。结果表明 TLR2、TLR4、 MyD88在末端回肠炎的发病过程中有明显的升高,并与末端回肠炎症存在时间及炎症程度有相关性。
  造模组 SD大鼠不同时间节点三种因子表达的比较经方差分析,它们表达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W=26.0,P2W=0.000;F8W=294.5,P8W=0.000);且2周至8周TLR2、TLR4、MyD88的升高率分别为158.88%、458.68%、233.87%, TLR4表达水平的升高率更显著。
  5.TLR2及TLR4与MyD88的关系。实验表明,在实验性末端回肠炎发病过程中TLR2、TLR4、MyD88表达呈正相关,造模组8周, TLR2、TLR4与MyD88的相关系数较2周更高,表明三者的表达与炎症程度呈正相关。
  结论:
  1.TLR2、TLR4、MyD88在CTI中表达增加,均与炎症程度呈正相关;
  2.TLR4表达水平在CTI发病时较TLR2及MyD88升高更显著,推测革兰阴性菌感染可能是CTI发病的启动因子;
  3.TLR2及TLR4可能通过MyD88依赖信号转导通路的激活在CTI发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