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腰椎的三维重建模型在腰4/5侧入路椎间孔镜手术规划的应用研究
【6h】

腰椎的三维重建模型在腰4/5侧入路椎间孔镜手术规划的应用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英 文 缩 写 表

绪论

1.1 腰椎间盘突出症现代医学研究概况

1.2 经皮腰椎椎间孔镜概况

1.3 腰椎三维重建技术概况

资料与方法

2.1 临床资料

2.2 三维模型重建

2.3 手术方法

2.4 观察指标

2.5 统计学方法

结果

3.1 一般资料分析

3.2 手术相关指标分析

3.3 临床疗效指标分析

讨论

4.1 脊柱内镜技术应用进展

4.2 穿刺位置不当可能导致手术失败

4.3 椎间孔镜靶向穿刺技术

4.4 三维重建在椎间孔镜手术规划中的优势

4.5 本课题研究的不足之处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经皮后路颈椎内镜技术的临床应用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通过数字化三维重建技术及模拟手术规划来提高腰4/5节段经椎间孔入路经皮内窥镜下髓核摘除术( Percutaneous endoscopic transforaminal discectomy,PETD)穿刺置管成功率,同时减少术中透视次数、缩短手术时间及降低PETD学习曲线。
  方法:本研究选取行腰4/5侧入路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试验组采用三维重建软件进行腰椎三维可视化模型重建后行术前模拟手术穿刺置管,并利用该软件解剖测量模块计算皮肤穿刺点及穿刺角度等数据;对照组采用徒手经验穿刺置管。
  术前记录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术中记录穿刺置管时间、镜下操作时间、X光透视次数。术后随访记录患者手术疗效评估资料(术前、术后1天、术后1月及术后3月的VAS评分和JOA评分)。
  对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χ2);检验水准定为α=0.05,如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纳入研究的两组患者年龄资料经独立样本t检验后, t=0.614, 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性别资料经χ2检验后,χ2=0.191,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试验组和对照组穿刺置管时间、镜下操作时间和 X线透视次数经独立样本t检验,P值均小于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患者术前VAS评分(t=0.336,P>0.05)及JOA评分(t=0.336,P>0.05)经独立样本 t检验后提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同法,两组患者术后1天、1月及3月VAS评分及JOA评分经独立样本t检验后提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患者术前与术后的VAS评分经独立样本 t检验提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6.207,P<0.05);同法,患者术前与术后的JOA评分经独立样本t检验提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2.700,P<0.05)。
  结论:腰椎三维可视化模型并虚拟手术规划可直观的判断手术可行性,并缩短手术穿刺时间和镜下操作时间,减少术中透视次数。同时,该技术可以帮助年轻医师更好的理解椎间孔镜技术,并缩短学习周期,降低学习曲线。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