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氮素形态及氮素配比对越橘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
【6h】

氮素形态及氮素配比对越橘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图表目录

声明

1.前言

1.1越橘国内外研究现状

1.2氮素形态对果树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进展

1.3研究目的、意义

2材料与方法

2.1供试材料

2.2试验地点

2.3试验设计

2.3.1不同氮素形态田间施肥试验

2.3.2氮素配比越橘组织培养苗试验

2.3.3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2.4测定的项目和方法

3.结果与分析

3.1不同氮素形态对土壤pH值及越橘生长、发育的影响

3.1.1不同氮素形态对土壤pH值的影响

3.1.2不同氮素形态对越橘植株生长量的影响

3.1.3不同氮素形态对越橘叶片生长指标影响

3.1.4不同氮素形态对越橘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3.1.5不同氮素形态对越橘叶片中可溶性总糖、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3.1.6不同氮素对越橘叶片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3.1.7不同氮素形态对越橘叶片中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影响

3.1.8不同氮素形态对越橘叶片中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

3.1.9不同氮素形态对越橘叶片净光合速率的影响

3.1.10不同氮素形态对越橘叶片矿质元素的影响

3.1.11不同氮素形态对越橘果实发育的影响

3.1.12不同氮素形态对越橘果实采收期的影响

3.1.13不同氮素形态对越橘果实品质的影响

3.2氮素配比对土壤pH值及越橘生长、发育的影响

3.2.1氮素配比对土壤pH值的影响

3.2.2氮素配比对越橘植株生长量的影响

3.2.3氮素配比对越橘叶片生理指标的影响

3.2.4氮素配比对越橘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3.2.5氮素配比对越橘叶片中可溶性总糖、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3.2.6氮素配比对越橘叶片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3.2.7氮素配比对越橘叶片中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影响

3.2.8氮素配比对越橘叶片中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

3.2.9氮素配比对越橘叶片净光合速率的影响

3.2.10氮素配比对越橘叶片矿质元素的影响

3.2.11氮素配比对越橘果实发育的影响

3.2.12氮素配比对越橘果实采收期的影响

3.2.13氮素配比对越橘果实品质的影响

3.3氮素配比对培养基pH值及越橘组织培养苗生长的影响

3.3.1氮素配比对培养基pH值的影响

3.3.2氮素配比对越橘组培苗植物体中pH值的影响

3.3.3氮素配比对越橘组培苗生长量的影响

3.3.4氮素配比对越橘组培苗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3.3.5氮素配比对越橘组培苗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3.3.6氮素配比对越橘组培苗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3.3.7氮素配比对越橘组培苗硝酸还原酶含量的影响

3.3.8氮素配比对越橘组培苗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

4.讨论

4.1氮素形态对土壤pH值的影响

4.2氮素形态、氮素配比对越橘生长发育、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4.2.1氮素浓度对越橘生长发育、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4.2.2氮素形态对越橘生长发育、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4.2.3混合施氮对越橘生长发育、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4.3氮 素形态及氮素配比对越橘叶片矿质元素吸收的影响

4.4施氮后对越橘产量及经济效益分析

5.结论

6.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本试验分别利用田间和组织培养控制条件下对高丛越橘“蓝丰”(Bluecrop)进行不同氮素形态、氮素配比试验。在国内首次研究了氮素形态及氮素配比对越橘生长土壤pH值、树体生长指标、叶片生理指标、果实品质和产量等方面的影响。为越橘施氮确定适宜氮素形态、氮素浓度及氮素配比提供技术支持,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研究结果表明: 1.连续两年施氮,不同氮素形态对土壤pH值影响较大,铵态氮明显降低土壤pH值,降低的幅度为0.73-1.21;酰胺态氮降低土壤pH值幅度较小为0.24-0.54;硝态氮相对于对照增加土壤pH值,变化幅度为0.29-0.78。在铵态氮中增加硝态氮的比例,土壤pH值和培养基pH值增加。 2.不同氮素形态对越橘生长、发育的影响,以铵态氮为好,基生枝、延长枝、叶片面积增大,叶绿素含量最高为1.059 mg·g<'-1>,增强光合作用,积累了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等有机物,过氧化物酶、硝酸还原酶的活性降低,叶片代谢旺盛,进而影响生殖生长,越橘的坐果率提高达到88%,明显高于对照,因此增加越橘果实的产量,并且影响果实品质,提高了果实中维生素C、可溶性总糖、色素的含量,提高糖酸比。其次为酰胺态氮的处理,同样能促进越橘的生长,但生长量、产量与品质与相同浓度的铵态氮相比较低。硝态氮不适宜越橘吸收、同化,因此,越橘表现生长势较弱,叶片面积较小,可溶性糖等有机物含量较低,越橘的产量和品质较差。 3.同一氮素形态的不同氮素浓度处理中,铵态氮和酰胺态氮使越橘基生枝、延长枝、叶片面积等生长指标随着氮素浓度变化呈现倒“V”变化规律,其中30-45gN/株施氮量较好促进越橘营养生长,使越橘叶片有机物积累较多,较好利用光能,因此,提高果实坐果率,并且使越橘果实中的糖酸比较佳。硝态氮的处理中,较低的氮素浓度对越橘生长势影响较小,高浓度氮素严重影响越橘的生长,使百果重较对照下降13.56 g,并且酸度增加,降低果实风味。 4.同一氮素浓度的氮素配比处理中,以NH<,4><'->-N/NO<,3><'->-N=5:1和4:2的处理生长量最高,叶片中叶绿素含量高,增加了净光合速率,合理利用光能叶片中的可溶性蛋白、糖含量较高,越橘对氮的吸收、同化较好,因此增加越橘的产量。 5.氮素配比对越橘组织培养苗的影响,改变WPM氮素配比NH<,1><'+>-N/NO<,3><'->-N=5:5和7:3的培养基为好,增加越橘组培苗中叶绿素的合成,提高光合速率,增加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的积累,从而促进组培苗的生长。 6.叶分析技术是确定合理的氮素形态、氮素浓度最准确方法之一。试验结果证明:铵态氮、酰胺态氮增加叶片中氮、磷、铁、镁和锰的含量,降低了钾、钙含量。硝态氮增加叶片中钾、钙含量,却降低氮、磷、铁、镁的含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