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1,25-二羟维生素D3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T细胞相关因子的影响
【6h】

1,25-二羟维生素D3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T细胞相关因子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中英文缩写词

第1章 引言

第2章 主要研究方法与材料

2.1 研究对象与纳入、排除标准

2.2透析方法

2.3 研究设计

2.4 白细胞的分离

2.5 外周白细胞培养

2.6 细胞因子检测

2.7 细胞内因子染色

2.8 血清内维生素 D 浓度的测量

2.9 T细胞分化的评估

2.10 生化与血液项检查

2.11临床疾病分析

2.12 统计分析

第3章 结果

3.1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体内维生素 D 浓度

3.2 血清中 Th1 与 Th2 细胞因子的浓度

3.3 细胞培养上清液中 Th1 与 Th2 细胞因子浓度

3.4 T细胞分化与体内维生素D浓度有关

3.5 患者随访三个月后报告

3.5.1 透析患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发生情况

3.5.2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透析患者一般资料及随访情况

3.5.3 接受活性钙治疗3个月的患者血清中 iPTH 与 25(OH)D 浓度变化情况

3.5.4. 治疗前后 T 细胞分化变化情况

3.5.5. 治疗前后血清细胞因子变化情况

3.5.6.治疗前后细胞培养上清液因子变化情况

3.6 研究期间患者临床疾病分析

第4章 讨论

参考文献

综述:终末期肾病患者免疫细胞紊乱和炎症研究进展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探讨1,25-二羟维生素D3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T细胞分化的影响. 方法:纳入2016年1月1日起至2017年6月30日在我院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57例患者(血液透析至少超过3个月)。纳入标准为:年龄介于18到75岁和研究开始前三个月内未接触过维生素D药物或其衍生药物;排除标准:已知感染或肿瘤,正在服用类固醇或免疫抑制剂等影响免疫功能的药物,艾滋病毒感染或未接受治疗的免疫疾患者,怀孕或哺乳妇女,无影响钙吸收的消化系统疾病。采集患者透析前10ml全血,分离外周单核细胞。单核细胞与刺激原接触培养,采用荧光染色法,在单核细胞表面标记CD4抗原及其他不同细胞内因子;最后采用细胞流式仪检测T细胞分化。ELISA检测血清与细胞培养上清液中不同细胞因子;同时,收集患者生化值与血液值;统计分析1,25-二羟维生素D3含量与T细胞分化,及血清与培养上清液的细胞因子的相关性。依据患者血清甲状旁腺值,依照国际肾脏病指南,给予活性维生素D不同剂量三个月,三个月后来院复查。 结果:57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61%的患者维生素D缺乏(指血清25(OH)D浓度小于20ng/ml),并将患者分为维生素D缺乏(35人)与不缺乏(22人)两组。结果发现:体内的维生素D浓度与血红素,血比容,透析前尿素氮,肌酸酐,白蛋白、总钙离子、磷离子或血清中甲状旁腺激素无关。其次,在维生素D缺乏组中发现:血清Th2细胞因子(白介素-4与白介素-5)较低,而细胞培养上清液中Th1细胞因子(白介素-2与干扰素-γ)较高。另外,血液透析患者体内T细胞经刺激原刺激后,维生素D缺乏组大多以Th1表达为主,而非维生素D缺乏组则多半以Th2表达为主。治疗方面,因继发性甲状旁腺素升高患者未给予活性维生素D后,虽然统计上血清甲状旁腺激素与体内25(OH)D浓度并无明显改变,但与Th1及Th2细胞因子具有差异,包括血清与细胞培养上清液中Th1及Th2细胞因子,且Th2分化也明显上升。最后,在患者预后上,死亡患者均属于维生素D缺乏组,且T细胞分化以Th1为主,不过由于发生死亡的患者较少,且研究期间较短,并没有办法直接解释体内维生素D与预后的关连性。 结论:给予血液透析患者维生素D不仅可以治疗因钙磷不平衡所造成的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也可降低Th1分化与提高Th2分化比例。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