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接纳承诺疗法在白血病患儿父母心理干预中的应用研究
【6h】

接纳承诺疗法在白血病患儿父母心理干预中的应用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缩略词

第1章 前 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白血病患儿父母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表现及影响因素

1.2.2 白血病患儿父母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干预研究

1.2.3 接纳承诺疗法治疗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作用机制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操作性定义

1.4.1白血病患儿(Leukemia Children)

1.4.2接纳承诺疗法(Acceptance and Commitment Therapy,ACT)

1.4.3经验性回避(Experiential Avoidance,EA)

1.4.4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 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

1.4.5应对方式(Coping Strategies,CS)

1.5 理论依据

1.5.1关系框架理论(Relational Frame Theory,RFT)

1.5.2压力与应对理论(Stress and Coping)

第2章白血病患儿父母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2.1 研究对象

2.1.1 纳入标准

2.1.2 排除标准

2.2 研究方法

2.2.1 研究性质

2.2.2 抽样方法

2.2.3 样本量的确定

2.2.4 研究工具

2.2.5 调查实施

2.2.6 质量控制

2.2.7 伦理学原则

2.3 研究结果

2.3.1 白血病患儿及父母的基本资料

2.3.2 白血病患儿父母创伤后应激障碍得分分析

2.3.3 白血病患儿父母创伤后应激障碍得分单因素分析

2.3.4 白血病患儿父母PTSD与经验性回避程度、父母应对方式的相关性分析

2.3.5 创伤后应激障碍得分影响因素多元回归分析

2.4 讨论

2.4.1 白血病患儿父母创伤后应激障碍现状

2.4.2 影响白血病患儿父母PTSD的因素分析

第3章接纳承诺疗法在白血病患儿父母心理干预中的应用及效果

3.1 研究对象

3.1.1 纳入标准

3.1.2 排除标准

3.2 研究方法

3.2.1研究性质

3.2.2 样本量及分组

3.2.3 研究工具

3.2.4 时间及方式

3.2.5 干预方案

3.2.6 质量控制

3.2.7 伦理学原则

3.3 研究结果

3.3.1 两组白血病患儿及父母基本资料

3.3.2 两组患儿父母创伤后应激障碍得分比较

3.3.3 两组患儿父母经验性回避程度得分比较

3.3.4 两组患儿父母父母应对方式得分比较

3.4 讨论

3.4.1 接纳承诺疗法能降低白血病患儿父母PTSD水平

3.4.2 接纳承诺疗法能降低白血病患儿父母经验回避程度

3.4.3 接纳承诺疗法能提升白血病患儿父母应对方式

第4章 结 论

本研究的创新点和存在的不足

1 本研究的创新点

2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

2.1 本研究的不足

2.2 本研究的未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综述:接纳承诺疗法在患儿父母中的研究进展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 了解白血病患儿父母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探讨接纳承诺疗法对白血病患儿父母的心理干预效果,为白血病患儿父母的心理干预提供依据。 方法: (1)以白血病患儿及父母基本资料、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清单-平民版(PCL-C)、接纳与行动问卷第二版(AAQ-Ⅱ)、父母应对方式量表(CHIP)作为研究工具,对湖南省4家三级甲等医院2017年1月至6月住院的符合纳入标准的238例白血病患儿的父母进行问卷调查,了解白血病患儿父母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2)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湖南省某三级甲等儿科专科医院2017年7月至2018年2月符合纳入标准的白血病患儿的父母,随机分组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0例,各有34例和36例完成本研究。干预组(n=34)采用6周的接纳承诺疗法进行干预,对照组(n=36)采取常规心理干预,分别测评两组白血病患儿父母创伤后应激障碍、经验性回避程度及父母应对方式得分。 (3)数据使用SPSS18.0进行统计分析,采用百分数、均数、标准差进行统计描述,采用t检验、?2检验、方差分析、Spearman相关分析法和多元逐步线性回归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1)白血病患儿父母创伤后应激障碍总分为(36.92±4.70)分,其中总分大于或等于41分的有59名(24.8%),即阳性检出率为24.8%,其中,再体验症状维度(10.59±1.97)分,回避症状维度(15.91±2.66)分,高警觉症状维度(10.43±2.21)分。 (2)本研究238例白血病患儿父母经验性回避程度得分(36.96±5.08)分,父母应对方式总分(84.76±8.70)分。白血病患儿父母创伤后应激障碍总分与经验性回避程度得分呈正相关(r=0.708,P<0.05),与父母应对方式总分呈负相关(r=-0.533,P<0.05)。 (3)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经验性回避程度、父母应对方式总分、疾病确诊时间、父母学历与白血病患儿父母创伤后应激障碍得分有线性回归关系,△R2=0.609,说明拟合模型可解释总变异的60.9%,由标准化回归系数看出经验性回避程度对创伤后应激障碍得分的影响最为显著。 (4)干预前,干预组与对照组的基本资料、创伤后应激障碍、经验性回避程度、父母应对方式得分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5)干预后,干预组与对照组的再体验症状维度得分、回避症状维度得分、高警觉症状维度得分、创伤后应激障碍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得分比对照组得分低;经验性回避程度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得分比对照组得分低;保持家庭团结维度得分、寻求社会支持维度得分、咨询交流病情维度得分、父母应对方式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得分比对照组得分高。重复性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在创伤后应激障碍总分维度上,两组时间效应、干预效应、两组交互作用显著(F=33.802,P<0.001;F=15.576,P<0.001;F=14.415,P<0.001);在经验性回避程度得分维度上,两组时间效应、干预效应、两组交互作用显著(F=22.635,P<0.001;F=8.712,P<0.05;F=22.872,P<0.001);在父母应对方式总分维度上,两组时间效应、干预效应、两组交互作用显著(F=36.753,P<0.001;F=5.721,P<0.05;F=40.391,P<0.001)。 结论: (1)白血病患儿父母创伤后应激障碍得分处于中等水平,经验性回避程度、父母应对方式总分、疾病确诊时间、父母学历与白血病患儿父母创伤后应激障碍得分有线性回归关系,是创伤后应激障碍得分的影响因素。 (2)接纳承诺疗法能有效降低白血病患儿父母创伤后应激障碍水平,减轻经验性回避程度,提升父母积极应对方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