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意义的焦虑——鲁迅小说中知识分子的个体性考察
【6h】

意义的焦虑——鲁迅小说中知识分子的个体性考察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引言

一 意义生成的空间和可能性的真

二 自我与他者:不乐观的叙事

三 意向性的消蚀和时间意义的终结

四 爱的渊薮与内在自由的错失

五 意义的焦虑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湖南师范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展开▼

摘要

本文以中国被迫现代化过程中的个人认同为理论背景,以个体和个体性的明确界定为理论前提,在特定的理论框限内对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的个体性征做一番考察,从知识分子的个体性抑或主体性的缺乏来探讨鲁迅中期启蒙和五四启蒙困境的另层因由,并以此质疑五四人的解放的命题的可行性,表达对以中国现代知识分子为启蒙主体的启蒙意义暧昧的焦虑。  本文确定了个体性考查的理论框限;以《狂人日记》和《长明灯》为例,阐述了现代意义上的知识分子个体独立性的难以承担;以《孤独者》《在酒楼上》《头发的故事》《祝福》等作品为例,论述了知识分子个体生存的不可超越性;以《伤逝》为例,阐述了知识分子在展开现实行动过程中的自由与意志的缺乏,从而导致的理想与现实整合的失败;通过对这些知识分子个体性的考察,揭示鲁迅中期启蒙和五四启蒙困境的另一面,从而质疑人的解放的命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