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米格尔街》的飞散文化和叙事策略
【6h】

《米格尔街》的飞散文化和叙事策略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Abbreviations

声明

Introduction

Chapter One Naipaul: A Diasporic Writer

1.1 Multicultural Influence

1.2 Diasporic Writing

Chapter Two Diasporic Culture in Miguel Street

2.1 Cultural Hybridity

2.2 Marginal Existence

2.3 Diasporic Forms

Chapter Three Narrative Strategies in Miguel Street

3.1 Polyrhythm

3.2 Double Perspectives

3.3 Places of Indeterminacy

3.4 Irony

Conclusion

Bibliography

Appendix

Acknowledgements

展开▼

摘要

维.苏.奈保尔是一个典型的后殖民时代飞散作家。在短篇小说集《米格尔街》的十七个短篇故事中,都渗透着奈保尔的飞散写作情感。“飞散”(diaspora)是一个较新的思维范畴。在希腊文词源中它原指种子或花粉“散播开来”。现在这个词获得许多新意,包括跨民族性的文化、文化翻译、文化旅行、文化混合等内涵。随着“飞散”概念越来越被广泛理解和接受,从“飞散”视角研究奈保尔作品《米格尔街》中的飞散写作和飞散文化,可以获得新的文学欣赏体验和提高文学鉴赏水平。奈保尔在作品中强调特立尼达混合文化的跨民族、跨文化特征。他用灰谐、幽默、具有洞察力的叙事艺术,生动地刻画了生活在殖民统治下米格尔街人们的飞散状况。为此,他在1961年获得毛姆奖和赢得“街头生活作家”的声誉。 论文主要从飞散视角研究《米格尔街》的飞散文化和叙事策略。第一章探讨奈保尔成为一个飞散作家的原因及其飞散写作特征。他的多文化背景对他的思维和写作有很大影响,他超越单一身份、单一视角,坚持差异表述,在写作中采取跨民族、跨文化视角。第二章研究《米格尔街》的飞散文化。米格尔街人们来自不同的种族、民族、宗教、文化,在文化实践中形成了混合文化。但在殖民社会中,他们被边缘化。奈保尔在作品中描述了他们各种飞散情感,诸如“非家”幻觉、身份丧失、渴望认同或自我实现等。第三章探讨《米格尔街》的叙事策略。多旋律(主要是多声部)叙事艺术被用来并置不同的声音、不同的视角、不同的人物以便更好地再现特立尼达混合文化特征。双重叙事视角,经验“自我”和叙述“自我”,互为补充生动地再现了米格尔街人们边缘生存悲喜状况。多重不定点作为主要事件,串起叙事,形象生动地刻画人物性格。反讽被用来讽刺殖民社会的政治、教育、宗教、文化以及展现人们的理想与实现,表面与实际的反差,产生强烈的悲喜剧效果。从飞散视角研究奈保尔的短篇小说集《米格尔街》,可以发现奈保尔采用跨民族、跨族裔思维,反对固化身份,提倡混合身份的跨文化、跨民族特征。特立尼达在跨民族、跨种族文化实践中形成的混合文化,具有丰富的飞散性。奈保尔对生活在米格尔街的人们采取客观的态度,既有同情,又有反讽,并不把他们浪漫化。用飞散视角研究特立尼达文化和历史,可以接触更深层的精神活动,米格尔街人们具有“非家”幻觉、渴望认同、身份模糊或丧失等飞散情感。在殖民统治下,他们被边缘化,但他们在这些悲情的飞散经历中,坚持差异表述,向中心挑战。奈保尔描述他们被边缘化的状况,向我们展示被压抑的真实历史,开始解构西方传统意义上的中心表述,寻求历史变迁中形成的混合文化。从飞散视角研究《米格尔街》,可以体会到奈保尔跨民族、跨种族美学和文化判断的力量。通过对《米格尔街》多旋律(主要是多声部)、双重视角、多重不定点、反讽等叙事策略的研究,有利于我们深入研究奈保尔的其他作品。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