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尘埃下的似锦繁花--中国现代儿童诗史论
【6h】

尘埃下的似锦繁花--中国现代儿童诗史论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引言

一、 国内外研究动态

二、儿童诗及其特质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儿童的发现”与“儿童诗”的诞生

第一节 20世纪初期“儿童的发现”

一、全新的儿童观

二、“儿童本位”的教育观

三、“无意思之意思”的儿童文学观

第二节 “儿童诗”的诞生

一、《晨报副镌》:首次提出“儿童诗”的名称和概念

二、《歌谣》与儿歌运动的流行

第二章 现代儿童诗的兴起(1922~1930)

第一节 现代儿童诗的兴盛与多种路向的探索

一、创作儿歌的兴盛

二、故事诗迅猛发展

三、趣诗(歌):对幽默和趣味的自觉追求

四、封面诗:诗歌与绘画的结合

五、歌词创作:诗歌与音乐的联袂

第二节 主题的开拓:展示“我的世界”

一、塑造全新的现代儿童形象--“世界的王”

二、突出游戏主题,探讨游戏精神

三、揭示儿童丰富多彩的内宇宙

四、描绘儿童与宇宙万物的鲜活对话

第三节 自觉的理论研究

一、关于儿童诗的理论研究

二、关于儿歌童谣的理论研究

第四节 外来的养分

一、童话的译介影响了新的儿童文学观的产生

二、诗歌领域内的吸收和借鉴

第五节 重要诗人诗作

一、郑振铎的诗歌创作

三、俞平伯的《忆》与童年再现

第三章 在纷繁交织的变化中发展(1930~1936)

第一节 诗歌风格:从“仙国”走向现实

一、风格转变的时代原因与理论背景

二、风格转型前的儿童诗歌风格

三、风格转型后的儿童诗歌

第二节 诗歌主题:从丰富多样日益走向单一

一、自然--永恒的主题

二、母爱主题

三、游戏主题

四、爱国主题逐渐占据主流地位

第三节 儿童:从“我的世界”走向“时代和社会”

一、儿童观和教育观的变化

二、儿童形象--新时代的“小先生”“小工人”

第四节 审美追求:从“无意思”到有意义

一、“无意思”的诗歌

二、有意义的诗歌

三、新的诗歌形式--可贵的探索

第五节 代表诗人及诗作

一、秋山的封面诗(童话诗)创作

二、 现实主义儿童诗的代表诗人姜元琴

三、陈醉云:徘徊于“无意思”与“有意义”之间

第四章 在战火硝烟中艰难前行(1937~1945)

第一节 现代儿童诗歌创作的萎缩

第二节 奏响抗战主旋律

一、抗战主题成为文学的主流

二、理想儿童的塑造

三、难童--新的形象系列

四、弘扬英雄主义和爱国精神

第三节 现实对想象的放逐

一、诗歌沦为宣传的武器

二、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及其流弊

第四节 战争时代审美性与工具性的背离与融合

一、审美性与工具性的背离

二、审美性与工具性的融合

第五章 现代儿童诗歌的成熟与多元化发展(1945~1949)

第一节 各类儿童诗歌的复苏及成熟

一、蓬勃发展的儿歌

二、洋溢着乐观昂扬之美的歌曲创作

三、故事诗的复兴

四、图画诗的兴旺

五、童话诗的成熟

第二节 诗歌的种类细化与多元格局

一、题材丰富多样

二、诗歌种类细化与诗体增多

三、诗歌风格精彩纷呈

四、向艺术性的回归

第三节 对儿童内宇宙的深入探索与开拓

一、崭新的儿童观

二、儿童形象:“大我”与“小我”的统一

三、从价值观的层面探讨儿童与成人的对立

第四节 儿童文学理论建设的成熟及诗学观念的外来影响

一、儿童文学理论的深入探讨

二、苏联儿童文学理论对儿童诗学观念的深远影响

第五节 郭风的儿童诗创作

一、用生命与心灵进行写作

二、对儿童想象的尊重与解放

三、儿童化的语言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展开▼

摘要

中国现代儿童诗与新文学几乎同时诞生,建国前后和新时期以来都曾有过其辉煌的时期。但是,由于传统的文学观念制约,以及受众的阅读心理和审美趣味要求,从整个儿童文学体系来看,儿童诗歌乃是一种非主流的文体,远没有童话和儿童小说那样的创作实绩以及社会影响。所以,尽管现代儿童诗歌也曾为现代文学史提供了不少的文学经典,也曾为中国儿童的心灵塑造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相对于童话和儿童小说等主流文体以及新兴的绘本文学,儿童诗歌的研究状况是不容乐观的。在20世纪的现代文学史书写中,现代儿童诗一直处于被严重遮蔽的状态,在中国现代文学史和中国新诗史中,几乎不论叨15种版本都没有或者甚少提及儿童诗人。自中国儿童诗歌诞生以来,虽然走过了近一个世纪的路程,中国儿童诗歌至今没有一本系统的诗歌史,“五四”时期至建国前长达30年的现代儿童诗的历史和理论研究几乎是一片空白。
   在现代儿童文学诞生之初,不断涌现的各种各样的现代儿童报刊为现代儿童文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文学舞台,成为各种儿童文学作品诞生的摇篮。因此,本人从1919年~1949年的现代儿童报刊入手,在掌握第一手史料的情况下,对现代儿童诗歌的发展进程和规律进行探讨,力图厘清其发展脉络,探索其内部的艺术规律。在此基础上,力图用儿童心理学、儿童教育学、接受美学等理论来梳理、解读现代儿童诗歌的发展历史。
   世界上没有渺小的体裁。不管什么样的儿童文学体裁,它都以自己独特的文本参与了一代又一代儿童的精神建构,滋养了他们童稚的心灵。作为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新文化运动到建国之前不到30年的时间里,现代儿童诗创作虽然没有取得像小说那样引人注目的成就,没有形成童话那样的泱泱大观,但自它诞生之日起,筚路蓝缕的诗人们在自己的艺术领域内从未停止过努力和探索,他们进行了多种多样的拓荒与尝试,并不断地寻求着儿童诗歌内部的艺术发展规律。可以说,建国之后的种种儿童诗样式、主题、艺术类型,都可以在现代儿童诗河流的始发地找到其渊源。
   一个时代的儿童观直接制约了一个时代的儿童教育观和儿童文学观,如何看待儿童,直接影响了一个时代儿童文学的努力方向,包括题材、主题、创作方法等的选择及审美趣味的追求。现代儿童诗歌的发展历史,无疑就是一部儿童观的变化历史。30年的儿童诗歌用自己的发展历史阐述了一个事实:真正以儿童为本位的时代,对儿童生命尊重的时代,也往往是儿童诗繁荣发达的时代;30年间,现代儿童诗歌涌现了各种各样的诗歌样式和主题形式,但经得起时间冲洗、具有永恒价值和永恒生命的是那些深入儿童内宇宙、鲜活地再现儿童思维的诗歌。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