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古代文化中的身体观念及其发展
【6h】

中国古代文化中的身体观念及其发展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绪论

一、身体问题凸显的知识背景

二、中国古代文化中的身体观念研究的述评

三、基本概念与研究思路

第一章 先秦时期的身体观念

第一节 《周易》中的身体观念

一、以“天人合一”为逻辑起点的身体思维模式

二、“反身”、“修身”

三、“保身”、“生生”

第二节 儒家的孔、孟、苟的身体观念

一、天人之学:道德理性合法性的精神支撑

二、孔子的修身观念

三、孟子的“性善论”思想及其气化身体

四、荀子的身体观念

第三节 原始道家的身体观念

一、老子的身体观念

二、列子的身体观念

三、庄子的身体观念

第四节 墨子的身体观念

一、兼爱修身与严刑驯身

二、“行不在服”与节欲节葬

三、身体定义与身体修辞

第五节 韩非子的身体观念

一、刑罚的身体

二、隐喻的身体

三、养生的身体

第六节 杂家的身体观念

一、身体构成

二、欲望问题

三、贵生

第二章 两汉至魏晋的身体观念

第一节 汉魏儒家的身体观念

一、董仲舒的天人感应的身体观念

二、王充的“气”论身体观念

三、汉魏儒家的礼教身体观念

第二节 汉魏道家的身体观念——以《黄帝内经》、《淮南子》为例

一、《黄帝内经》的身体观念

二、《淮南子》的身体观念

第三节 汉魏道教的身体观念——以《太平经》、《周易参同契》、《抱朴子·内篇》为例

一、《太平经》的身体观念

二、《周易参同契》的身体观念

三、《抱朴子·内篇》的身体观念

第四节 汉魏佛教的身体观念

一、“佛性’’、“佛身’’

二、“中阴”、“神不灭”

三、“四大’’、“气”

第三章 唐宋时期的身体观念

第一节 宋代理学的身体观念

一、气学路径的身体观念

二、理学路径的身体观念

三、心学路径的身体观念

第二节 唐宋道教的身体观念

一、性命双修

二、内丹学的基础理论

三、内丹学的核心理论

第三节 唐宋佛教的身体观念

一、“心性”

二、“手印”

第四章 明清时期的身体观念

第一节 明清儒家的身体观念

一、王阳明的身体观念

二、阳明后学的身体观念

三、清代儒家的身体观念

第二节 明清道教的身体观念

一、三教合流

二、世俗化

第三节 明清佛教的身体观念

一、一“心”融三教

二、个体的“色身”与“法身”

三、禅净双修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声明

展开▼

摘要

应该说,身体问题是在世的每个人所绕不开的最切己的基本问题之一。尽管对于身体的理解与观照存在着差异性,但是人的存在必须包括身体的存在,甚至身体的存在具有优先性,这已经基本上是人之共识与通理。从意识层面看,这种对于身体的理解、认知与观照就是身体观念。个体的身体观念自然难以把捉,但是一个群体的身体观念却可以通过溯源这个群体的文化传统与精神脉络去了解。本文主要是从中国古代文化的角度,以儒、道、释三家为主导性文化系统,在三家的话语系统内提炼出某些相对而言比较重要的身体观念,及其外化的身体形态范畴,从历时的跨度中去梳理身体观念、身体形态的发生及其嬗变的内在线索与规律。就文章结构而言,本文主要由绪论、四章正文、结语等六个部分构成。
   绪论部分,主要是说明身体转向之所以凸显的西学知识背景,并对以往的中国身体观念的研究情况进行了历史性的回顾与整体性述评,同时对于本文的“身体观念”及其相关的基本概念范畴作了必要的厘定与说明。
   第一章,主要探讨先秦时期的身体观念的基本特点,并提炼出对以后身体观念产生较大影响的概念范畴。从某种意义看,《周易》所开创的“天人合一”路数与象数思维模式,是中国身体观念的深层结构与理论基础。这个时期,儒家的身体形态主要是德性身体和礼仪身体;尽管荀子从“性恶”论的角度,提出对法家的韩非子影响深远的刑罚身体,但是这并不是儒家的主导性身体形态。道家的老庄的身体观念主要是以“道”观身,即便庄子提出气化身体,但是气化身体是依据“道”的内在规定性而展开的外在形态。墨子以及杂家的身体观念,综合性地吸收了儒家的德性身体与法家的刑罚身体,并无自身独特的理论品格,难以可持续性发展。
   第二章,主要论述两汉至魏晋的身体观念的推进过程。董仲舒将“天人合一”转换为“天人感应”,儒家的德性身体观念继续发展;王充吸纳了道家的气化身体,并对“天”进行祛魅,这是对儒家身体观念的某种偏移;儒家的礼仪身体由于内在的紧张而演变为礼教身体。这个时期是道家身体思想趋于繁盛的时期,一方面,以道观身、以气观身的思想观念继续发展,但是对于精、气、神的身体结构的基本知识已经初步形成;另一方面,道家演变为道教,从理论变为信仰,初步建立神仙谱系,并将象数思维运用于身体的修炼实践,当然主要以外丹术为主。佛教开始传入中国,译经者采取以道释佛的方式,经常将佛身解读为神仙,同时,就灵魂的有无问题,外来的佛教与本土的儒、道的身体观念发生了碰撞。
   第三章,主要考察唐宋时期的身体观念的发展过程。宋代的理学,吸收了佛教的思辨精神,以及道家的“气”学知识,一方面,对于德性身体、礼仪身体、礼教身体加以继承;另一方面,把“天”理解为理性的天,并以之规定人的欲望,呈现出的身体形态就是理教身体,这是对德性身体的理性误读与较大转换。道教对于人体的丹田、脉络和腑脏的知识掌握更为完备,建立了成熟的内丹学的身体修炼模式。禅宗开始关注个体的身体构成形态问题,而不仅仅是佛的法身问题,同时,从自性的角度出发,他们认为个体也有法身。
   第四章,主要梳理明清时期的身体观念的下移过程。阳明心学融摄了禅学精神,突出了个体性维度,扭转了理学的理教身体,重新诠释德性身体;阳明后学悬置了“天”的维度,直接把个体转化为个体的身体及其欲望。道教吸纳了佛、儒的心性知识,主张性命双修,但是内丹的阴阳双修技术滑向个体的欲望狂欢。佛教提倡禅净双修的身体修炼方式,更为世俗与便捷,认为个体自身即可证得自性法身、自性净土。
   结语部分,对于儒释道的身体观念的相同性与差异性进行了概括与反思,并从三种思想进路概括了儒、释、道身体观念的异同及其原因,同时,对中西身体观念的思维范式进行了初步比较与学理反思。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