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亚洲金融危机后泰国政党政制度的变迁及其原因研究
【6h】

亚洲金融危机后泰国政党政制度的变迁及其原因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绪论

1.亚洲金融危机后泰国政党制度的变迁历程

1.1 1997年—2001年:小党林立向一党独大制渐变

1.1.1 总的概况:中小政党林立、政党制度渐变

1.1.2 重要推力:1997年宪法革新推动大党发展

1.1.3 带来影响:有利政党整合、推动制度发展

1.2 2001年—2006年:一党独大制的形成

1.2.1 一党独大:泰爱泰党崛起、为政坛吹来新风

1.2.2 变迁表现:小党渐被吞并、政党数量减少

1.2.3 带来影响:为泰国动荡埋下了隐患

1.3 2006年—至今:两党对峙格局的形成

1.3.1 立法规范:改进宪法制度设计规划政党科学发展

1.3.2 力量博弈:两党对峙格局日趋稳固

1.3.3 有利趋势:政党制度的日趋稳定有利于民主巩固

2.亚洲金融危机后泰国政党制度的变迁特点

2.1 泰国政党制度的运行具有非连续性和半稳定性

2.1.1 政党制度的发展具有非连续性的表现

2.1.2 泰国政党制度的组织管理随意性较大

2.2 泰国政党发展的地域特征明显

2.3 泰国政党建设的群众基础不断增强

2.4 泰国的多数政党自身制度化建设水平较低

2.4.1 部分政党存在时间较短,缺乏影响力和号召力

2.4.2 部分政党组织建设不全,缺乏基层组织的架构

2.4.3 部分政党贪图眼前利益,缺乏对政党长远规划

3.亚洲金融危机后泰国政党制度的变迁原因

3.1 传统文化因素:庇护制形成约束、佛教文化的影响

3.1.1 传统的官尊民卑思想

3.1.2 人身依附关系中的庇护制

3.1.3 深受佛教文化的影响

3.2 现代政治因素:多极政治力量对政权的角逐

3.2.1 王权在泰国政党制度中占据重要地位

3.2.2 军队势力对政党制度的运行具有极大的制约性

3.2.3 地方势力是泰国政党制度中最为活跃的群体

3.2.4 新兴资本集团给泰国政党制度带来新的影响

3.3 社会结构因素:社会阶层差异导致政党变迁

3.3.1 中产阶层:泰国政党制度中的传统势力

3.3.2 草根阶层:泰国政党制度中的新型力量

3.4 宪政制度因素:宪政缺陷影响政党的民主化

3.4.1 客观因素:宪政制度缺乏成长发展的土壤

3.4.2 主观因素:宪法频改对现行宪政体系冲击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首先在泰国爆发,由于无法减轻危机给泰国带来的巨大冲击,新希望党领导的联合政府倒台,泰国政局进入新的发展阶段,2001年他信领导的泰爱泰党组阁成功,但2006年军事政变中他信被赶下台,泰国民主进程再次陷入反复。泰国政局动荡不安,其根源在于现行政党制度天生“缺钙”,更在于传统文化和保守势力下的阴影未得到完全根除,文章通过分析金融危机后泰国政党制度的变迁,并对泰国政党制度的变迁特点与变迁原因进行分析,以泰国为研究样本,为有相同发展经历的东盟国家提供参考。
   文章认为,亚洲金融危机后泰国政党制度的变迁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从小党林立到一党独大制逐渐形成,从立法手段的完善到政党制度日趋稳定;从政党制度的特点来看,具有制度运行的非连续性、政党发展地域特征明显以及政党建设的群众基础不断增强的特点;从政党变迁的原因来看,可以从传统文化、现代政治、社会结构以及宪政制度四个方面的因素来进行分析。通过对泰国政党制度的分析,可以看出政党制度是现代民主国家的必经之路,而政党制度的建设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是一个长期而动荡的过程,因此,政党制度的建设关乎国家的政治稳定。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