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长沙晚报》、《三湘都市报》拆迁报道比较研究
【6h】

《长沙晚报》、《三湘都市报》拆迁报道比较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内容、创新之处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 《长沙晚报》、《三湘都市报》拆迁事件的媒介呈现

第一节 拆迁报道分析类目构建

一、几个概念的界定

二、拆迁报道内容分析的理论支撑

三、研究类目的确定

第二节 《长沙晚报》拆迁报道的内容建构

一、数量规模:总量少、频次低

二、主题内容:正面报道为主

三、消息来源:官强民弱

四、报道区域:本埠多、外地少

五、新闻体裁:消息一家独大

六、价值倾向:肯定支持

第三节 《长沙晚报》拆迁报道特征描述

一、重视官方权威消息

二、营造和谐拆迁氛围

三、本埠舆论监督乏力

四、重消息而轻评论

第四节 《三湘都市报》拆迁报道内容建构

一、数量规模:总量多、频次大

二、主题内容:题材多样均衡

三、信息来源:多渠道采用

四、报道区域:本外埠均衡

五、新闻体裁:多种形式并用

六、价值倾向:富有建设性

第五节 《三湘都市报》拆迁报道特征描述

一、多角度全方位呈现拆迁图景

二、以建设性的姿态积极发声

三、异地舆论监督热情高涨

四、富于人文关怀意识

第二章 《长沙晚报》《三湘都市报》拆迁报道比较分析

第一节 两报拆迁报道的多元比较

一、报道规模:数量一多一少

二、主题内容:题材各有侧重

三、新闻体裁:消息和评论重视程度各异

四、报道区域:本埠与外地关注不同

五、新闻来源:自采与转载数量不一

六、引语分布:一偏重官方一多元呈现

七、价值倾向:肯定与批评各有侧重

第二节 两报拆迁报道差异原因分析

一、角色定位的不同

二、新闻理念的差异

三、受控程度的差异

第三章 《长沙晚报》《三湘都市报》改进拆迁报道的建议

第一节 媒体管理者要“松绑”“赋权”

一、赋予拆迁事件报道空间

二、释放拆迁事件报道热情

三、明确拆迁事件报道边界

第二节 媒体机构加强自我管理

一、形成科学的新闻精神

二、严格采编经营分离机制

三、提供坚实的后盾保障

四、建立全媒体传播格局

第三节 新闻工作者提升专业与道德水准

一、提升新闻专业能力

二、培养高尚的职业道德

第四节 新闻写作要全面客观

一、多种新闻体裁提示拆迁问题重要性

二、多方消息来源呈现完整拆迁图景

三、强化舆论监督推动拆迁事件解决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作者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建设的用地需求也随之激增。地方政府通过或旧城改造、或征用农田等诸多形式为城市建设提供大量土地。特别是在“土地财政”的形势下,地方政府热衷通过征地拆迁向市场大量供地,开发商也期望在城市化浪潮中争分杯羹。于是,征地拆迁成为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然而,征地拆迁涉及面广、牵涉利益杂、社会关注度高的特点使得拆迁往往由于各方利益博弈而产生诸如强征强拆,进而引发自焚、跳楼甚至是群体性的社会突发事件。
  传媒以其强大的大众传播影响力和舆论引导力在报道拆迁等社会突发事件中往往备受社会关注,其传播效果往往会推动或影响事件的发展。城市党报和都市报是当前报纸市场的重要力量,前者一般以主流媒体自居,后者谋求“新主流媒体”地位。笔者选取同城的《长沙晚报》、《三湘都市报》为研究对象则是基于就拆迁这同一题材的两类报纸的比较研究,以内容分析法为基础确定了六个研究类目比较两家报纸的拆迁新闻报道,得出城市党报与都市报在拆迁新闻报道的得失,分析其原因,提出改善的可行性建议。
  通过对两家报纸拆迁新闻报道的整理归纳,通过对新闻主题内容、报道数量规模、新闻话语来源(新闻生产主体)、新闻文本形式、新闻报道区域分布和价值观念倾向六个方面进行梳理比较。研究表明:城市党报在拆迁新闻报道数量上不及都市报;两者都重视自采自编报道拆迁新闻,都市报利用转载综合等方式加强报道;城市党报更加注重拆迁事件的和谐氛围营造,大量报道和谐拆迁事迹,重视合法拆迁新闻报道,普及拆迁法律法规新闻;都市报注意拆迁事件的完整呈现,及时反映拆迁事件中的矛盾冲突,增强社会关注拆迁的注意度;城市党报更愿意采用消息作为报道拆迁新闻的常用体裁,都市报则还利用新闻评论加强此类事件的舆论引导,表明了都市报增强舆论引导的热情;新闻文本的话语来源上,两类报纸都较重视官方消息,拆迁新闻报道区域上,两类报纸均加强对本埠拆迁新闻报道,都市报还注意通过转载综合的方式报道省外其他拆迁事件,对省内其他城市的拆迁新闻两类报纸均无热情……总体而言,城市党报更为重视正面引导和营造和谐拆迁氛围,都市报更为全面反映拆迁事件,揭示拆迁事件的严重性,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