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屋不在大 有书则灵:1995-2001年的《书屋》杂志研究
【6h】

屋不在大 有书则灵:1995-2001年的《书屋》杂志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对象及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创新

第三节 研究方法

第二章 《书屋》的创刊、发展与变迁

第一节 1990年代中国思想文化界概况

一、知识分子地位边缘化

二、思想文化界严重分裂

第二节 《书屋》创刊的经过与反响

一、创刊过程非常顺利

二、创刊引起热烈反响

第三节 不断调适中的发展与变迁

一、形式与内容的调适

二、编辑部的改组及刊物变迁

第三章 《书屋》的个性特质

第一节 灵活多变的栏目设置

一、栏目为内容服务

二、栏目编排灵活多变

第二节 精英荟萃的作者群体

一、济济一堂——汇集老中青三代的作者群体

二、以刊结情——编者与作者的情感和精神交流

第三节 思想性内容凸显知识分子使命感

一、独立而有思想的图书评介

二、自由和普通人视角下的人物评介

三、开放而尖锐的学术争鸣

四、关注知识分子问题的价值取向

第四节 知识分子办刊的风骨

一、读书人的心灵家园

二、思索者的精神领地

第四章 《书屋》崛起的内外环境

第一节 《书屋》崛起的内部环境

一、编辑主体的“双子星”效应

二、兼具编辑、作家两重身份的主编

三、《书屋》的编辑策略

第二节 《书屋》崛起的外部环境

一、1990年代中后期的社会文化环境

二、知识界分裂带来的发展空间

三、湖湘文化与出版湘军的滋养

四、主管单位的支持与宽容

第五章 《书屋》的困境及新媒体转型对策

第一节 《书屋》所面l临的困境

一、体制所限 保本经营

二、品牌单一 影响不足

三、守成老化 发展乏力

第二节 《书屋》新媒体转型战略浅探

一、更新观念进军新媒体领域

二、瞄准受众制作分众化版本

三、口碑传播利用社会化营销

四、战略延伸经营泛期刊品牌

五、准确定位专做意见提供商

六、体制创新进行商业化运作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书屋》创办于1995年8月,是一份面向知识分子群体的思想文化类期刊。1995-2001年,在周实、王平两位主要编辑的努力下,
  《书屋》以图书评论及思想随笔为依托,汇集了国内老、中、青三代思想活跃的知识分子,积极参与思想文化领域的讨论,对社会问题发表直接、犀利的批评意见。在短短的几年间,《书屋》就形成了独特的期刊风格,成为一道引起国内外瞩目的文化景观。
  《书屋》能够在不到6年的时间内迅速崛起,首先在于它是一份很有特点的刊物。《书屋》具有某种人格化的“风骨”,是知识分子办刊的典型——其灵活的、以内容为中心的栏目编排,反应了知识分子不拘一格的潇洒态度;其覆盖老中青三代知识分子的作者队伍,代表了知识分子的普遍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其集中的、思想含量厚重的刊物内容,凸显了知识分子独立客观的理性思维;其大胆敢言、兼具可读性与思想性的风格,彰显了知识分子舍我其谁的社会责任感。
  除了自身特点鲜明,《书屋》的发展也与其所处的内外环境密切相关。《书屋》的主编周实和编辑王平,两人人生经历相似、思想底色相近、性格特点互补,形成一种“双子星”效应,他们共同决定的刊物风格及采取的编辑策略是推动《书屋》发展的内部环境。1990年代中后期社会文化环境的特点及思想文化界的内部分裂,是《书屋》发展的时代背景。《书屋》诞生在长沙,是因为这里深受湖湘文化熏陶,1980-1990年代更是成为全国民营书业中心,这是其发展的地域因素。另外,《书屋》能够卓尔不群、办出个性,与当时主管单位的支持与宽容也是分不开的。
  新世纪以来,《书屋》与许多思想文化类期刊一样,面临体制束缚、经营艰难、社会影响力下降等困境。在新媒体环境下,《书屋》只有转变观念、积极进行新媒体转型,引入投资、进行商业化的品牌经营,才能走出边缘化,摆脱当前的经营困境,重新焕发青春与活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