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湖南省竞技体操退役运动员再就业研究
【6h】

湖南省竞技体操退役运动员再就业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1 引言

1.1 选题依据

1.2 选题意义

1.2.1 有助于湖南省竞技体操运动员队伍的稳定发展

1.2.2 有助于湖南省竞技体操后备人才的培养与储备

1.2.3 有助于体育资源的有效利用

1.3 文献综述

1.3.1 相关概念的界定

1.3.2 国内关于退役运动员再就业的相关研究

1.3.3 国外关于退役运动员再就业的相关研究

1.3.4 本人见解

2 研究对象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问卷调查法

2.2.3 专家访谈法

2.2.4 数理统计分析法

2.2.5 逻辑分析法

2.3 论文研究框架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我国退役运动员再就业状况的综合分析

3.1.1 我国退役运动员再就业的理论分析

3.1.2 我国退役运动员再就业的相关政策分析

3.1.3 我国退役运动员再就业的趋势分析

3.2 湖南省竞技体操退役运动员再就业的现状

3.2.1 2008-2013年湖南省竞技体操退役运动员基本状况分析

3.2.2 湖南省竞技体操退役运动员再就业渠道分析

3.2.3 湖南省竞技体操退役运动员再就业途径分析

3.2.4 湖南省竞技体操退役运动员再就业的特征

3.3 影响湖南省竞技体操退役运动员再就业的主要因素

3.3.1 体操退役运动员在社会就业竞争中处在劣势地位

3.3.2 政府配套政策不完善“政府失灵”现象日益突出

3.3.3 退役运动员能力素质与岗位要求不匹配

3.3.4 缺乏就业指导、退役运动员对就业政策的了解程度不够

4 改善湖南省竞技体操退役运动员再就业的对策

4.1 宏观层面

4.1.1 制定相关配套政策、法规,完善管理服务措施

4.1.2 加快退役保险制度改革步伐,建立健全科学的利益补偿机制

4.1.3 成立就业培训服务机构,培养运动员生存技能

4.2 微观层面

4.2.1 采用“体教结合”摆脱训练惯性

4.2.2 以科学选材为基础,实施科学训练,提高成材率

4.2.3 更新观念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提高就业能力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在《奥运争光计划》下,湖南省竞技体操运动员用自己的青春换来了金牌,但是他们结束了运动生涯后,逐渐退出人们的视线成为“弱势群体”。运动员退役就业难,造成了湖南体操人才的外流。竞技体操运动员的退役再就业问题成为制约湖南竞技体操发展的因素之一。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以湖南省竞技体操运动员的再就业问题为研究内容,研究发现:
  近五年来,湖南省竞技体操退役运动员达39人,从运动员选择退役的时间来看,主要集中在大型赛事后;他们的运动水平主要集中在国际级健将、国家级运动员、国家一级运动员,呈现了“金字塔”式分布。调查发现,湖南省竞技体操运动员退役后去向:部分运动员进入了高校深造,研究认为这与竞技体操运动员退役年龄较小有较大的关系;有留着当教练的(省队,地区等);有进入了企事业单位的;有进入了媒体或影视娱乐圈;有自主创业的;还有极少部分处在待业、失业状态。从就业途径来看,主要有:政府安置和自主择业,并且自主择业的比例逐年增加。
  当前湖南省竞技体操运动员退役再就业过程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湖南省竞技体操退役运动员学历较低,他们所具备的职业素养与社会需求岗位能力不匹配;由于社会媒体对部分运动员不良行为的报道形成了社会对竞技体操运动员在就业过程中存在歧视的现象。国家对运动员的安置配套政策不完善,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政府失灵”现象日益严重;由于缺乏必要的就业指导,退役运动员对当前国家关于运动员退役安置政策的了解程度不够,均成为影响湖南省竞技体操退役运动再就业过程中的荆棘。
  针对湖南省竞技体操运动员退役再就业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运用职业生涯、社会化等相关理论认为当前湖南省竞技体操管理部门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解决竞技体操运动员退役再就业的问题。
  首先,湖南省体育主管部门应该制定运动员退役再就业的相关政策、法规,逐步完善退役运动员的管理服务措施。积极推进运动员退役保险制度的改革,充分利用政府、社会、企业等多种力量建立健全的退役运动员利益补偿机制。
  其次,积极推行“体教结合”,通过成立就业培训服务机构,加强对退役运动员的职业技能培训,培养退役运动员的生存技能。
  最后,运动员选材采用科学的方法,并将科学充分运用到整个训练过程当中,提高训练队队员的成材率。在训练的过程中让运动员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提高运动员的就业能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