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及其治理机制研究
【6h】

我国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及其治理机制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1.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金融系统性风险的概念与内涵

1.2.2 金融系统性风险的测度方法评述

1.2.3 金融系统性风险的成因与治理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的难点与创新点

2.金融系统性风险的相关理论基础

2.1 金融系统性风险成因的理论解释

2.1.1 金融市场失灵理论

2.1.2 行为金融学的解释

2.1.3 复杂网络理论

2.2 金融系统性风险治理的理论基础

2.2.1 市场失灵与金融监管

2.2.2 监管与效率

3.我国金融体系系统性风险的整体测度研究

3.1 金融机构系统性风险的测度方法

3.2 样本选取和数据说明

3.2.1 金融市场指数的选取

3.2.2 数据来源

3.2.3 中信标普300金融指数日收益率的统计分析

3.3 金融系统性风险整体测度的实证研究

3.3.1 实证研究方法

3.3.2 实证结果

4.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国际动态比较研究

4.1 发达经济体的金融监管改革动态

4.1.1 美国的金融监管改革

4.1.2 英国的金融监管改革

4.1.3 欧盟的金融监管改革

4.1.4 发达经济体金融监管变革的特点

4.2 主要国际金融组织的金融监管改革情况

4.3 国际金融监管变革对我国的启示

5.我国金融系统性风险的基本特征及其治理机制研究

5.1 我国金融系统性风险状况的基本特征

5.1.1 银行业资产规模过度扩张

5.1.2 高杠杆

5.1.3 流动性风险攀升

5.1.4 金融创新加剧风险

5.2 我国金融系统性风险的治理机制

5.2.1 建立宏观审慎监管机制,重塑金融监管模式

5.2.2 健全金融机构内部风险隔离机制,弱化风险的传染性

5.2.3 建立系统性风险的资本动态拨备,完善资本缓冲机制

5.2.4 有效控制杠杆率,减弱风险的放大效应

5.2.5 鼓励金融机构差异化竞争,降低同质化的负外部性

6.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后记

声明

展开▼

摘要

全球金融危机之后,欧美国家普遍认识到以往基于金融机构个体风险的微观审慎监管不能充分保证整个金融系统的稳定,系统性风险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聚焦国内,我国金融体系虽无全局性金融危机之虞,但仍存在较为严重的系统性风险隐患。如何充分吸取国际金融危机的经验教训,如何有效评估我国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进而施以科学的风险治理机制,成为现阶段我国金融体系面临的重要挑战。
  本文以我国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为研究目标,对系统性风险的概念内涵、产生机理、测度方法、治理机理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探讨。在比较现有的系统性风险测度方法的基础上,选取中信标普300金融指数2003.12-2015.10期间的日收益率为样本,将VaR与极值理论相结合,基于两种不同分布假设的参数方法和一个非参数方法,即广义帕累托分布、有偏的广义误差分布与历史模拟法,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了符合我国金融体系特征的系统性风险整体测度指数,利用该方法评估我国金融系统性风险的累积程度。实证结果表明,我国金融体系当前的系统性风险累积水平已基本与国际金融危机期间持平,且呈现上升之势。
  为进一步探究我国金融体系系统性风险的治理机制,本文通过对发达经济体与国际金融组织的金融监管变革动态进行对比分析,学习和借鉴系统性风险治理的国际经验;立足我国金融市场的现实背景,分析我国金融体系风险状况的基本特征与潜在的系统性风险隐患。最后,基于宏观审慎监管的总体思路,从重构金融监管模式,弱化风险传染机制,健全宏观审慎监管工具,加强杠杆率监管,降低金融机构同质性五个方面阐述我国金融系统性风险的治理机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