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湘潭市耕地重金属污染修复治理实施过程及实施效果评价
【6h】

湘潭市耕地重金属污染修复治理实施过程及实施效果评价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动态

1.2.3 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评价

1.3 湖南省耕地重金属污染现状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技术路线

2 湘潭市耕地重金属污染修复治理现状调查

2.1 研究区域概况

2.1.1 自然概况

2.1.2 社会经济状况

2.1.3 湘潭市土地利用现状

2.1.4 湘潭市耕地重金属污染现状

2.2 样点布局与数据来源

2.2.1 样点布局

2.2.2 数据来源

2.3 调查结果

2.3.1 技术落地率

2.3.2 实施质量

2.3.3 实施主体类型及变化特点

2.3.4 实施主体文化及年龄分布特征

3 湘潭市耕地重金属污染修复治理实施过程评价

3.1 SWOT分析法概述

3.1.1 SWOT分析法的由来和发展

3.1.2 SWOT分析法在不同领域层次的应用

3.1.3 典型的SWOT分析矩阵

3.2 湘潭市耕地重金属污染修复治理实施过程SWOT分析

3.2.1 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各因素的识别

3.2.2 总强度计算

3.2.3 构造战略四边形

3.2.4 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各因素的分析

3.2.5 战略四边形构建结果

3.2.6 SWOT定性综合分析

3.3 实施过程评价

3.4 原因分析

3.4.1 积极因素

3.4.2 消极因素

3.5 小结

4 湘潭市耕地重金属污染修复治理实施效果评价

4.1 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

4.1.1 科学性与全面性相结合

4.1.2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4.1.3 可比性与可操作性相结合

4.2 评价指标的选取

4.2.1 技术效果指标

4.2.2 生态效益指标

4.2.3 社会效益指标

4.2.4 经济效益指标

4.2.5 实施效果综合评价指标

4.3 评价方法

4.3.1 权重指标的确定

4.3.2 指标评价值的确定

4.3.3 综合评价值的确定

4.3.4 评价等级的确定

4.4 湘潭市耕地重金属污染修复治理实施效果评价结果

4.4.1 指标权重

4.4.2 指标评价值

4.5 评价结果分析

5 实施过程与实施效果关系分析

5.1 实施过程与实施效果关系分析

5.2 关键因子关系分析

5.2.1 土壤降镉效果分析

5.2.2 技术落地率与土壤降镉率相关关系分析

5.3 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与特色

6.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表

声明

展开▼

摘要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耕地重金属污染问题日益凸显,严重威胁国家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和人民生命健康安全,对受重金属污染的耕地进行有效修复是目前我国环境保护和保证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为此,党中央、国务院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启动了一系列土壤环境保护和治理的重大决策,但实施能否达到预期效果,需要进行客观的评价。湖南省湘潭市是我国南方地区重要的粮食产区,但耕地重金属污染严重,为此开展了三年的耕地重金属污染修复治理,其效果如何,特别是在实施过程中治理措施是否到位,需要进行实地调查,并对其进行科学分析。
  为了达到科学评估的目的,拟采用系统理论、生态系统及其服务理论,以及项目管理中的后评估理论,通过文献查询、资料收集、数理统计、SWOT分析、模型构建相结合的方法,定性分析了湘潭市耕地重金属污染修复治理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优势、劣势、机会及威胁因子,依据耕地资源和项目开展的特性构建了湘潭市耕地重金属污染修复治理实施效果评价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利用SPSS分析了技术落地率与土壤降镉率的相关关系。分析结果如下:
  (1)基于国内外相关文献、统计年鉴及统计公报、调研数据等筛选出影响湘潭市耕地重金属污染修复治理项目实施过程的主要因子,运用SWOT分析方法将影响因子进行归类,划分为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因子,依据德尔菲法对各因子的影响程度进行赋分,计算其总强度,并据此构造了发展战略四边形。分析表明:①湘潭市耕地重金属污染治理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劣势条件突出,优势条件不明显,机遇多余威胁,影响程度的排序是机会>劣势>威胁>优势;②湘潭市耕地重金属污染修复治理项目实施过程的改进适用扭转型战略,可以利用机会扭转自身的劣势,应充分抓住发展机遇;③2014-2016年落地率提高和实施质量改善的主要原因在于强有力的资金支持和政策帮扶,不断改进技术应用方式和优化实施主体结构,要进一步提高技术落地率需克服地形条件复杂,解决农田基础设施落后和土地流转机制不畅等关键问题。
  (2)根据耕地资源特性和项目性质,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法,并结合工程检查验收评定相关方法,构建了湘潭市耕地重金属污染修复治理实施效果评价体系。该方法体系的主要框架包括总目标层(对湘潭市耕地重金属污染修复治理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一级指标层(技术效果、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和二级指标层(13个可测的、可比的基层要素);利用YAHP软件进行一致性比例检验和权重赋予,采用加权平均法进行逐层求和得到湘潭市耕地重金属污染修复治理实施效果的最终得分值。AHP定量分析结果显示:湘潭市耕地重金属污染修复治理项目的总体状况为合格,较修复治理前有较大的提升,其中技术效果最为显著,项目实施的经济效益位居其次,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相应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3)利用SPSS分析工具,对技术落地率与土壤降镉率进行了相关分析和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技术落地率和土壤降镉率之间存在很强的正相关性,且技术落地率与土壤降镉率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回归关系,作为自变量的落地率对于因变量土壤降镉率有较为显著的解释力,提高技术落地率很能有效提高土壤降镉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