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论郑板桥的文艺思想
【6h】

论郑板桥的文艺思想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绪论

一、研究现状

二、研究意义

第一章郑板桥的文艺本质观

一、文艺尚“真”

二、文艺重“情”

第二节反形式主义的文艺观

一、郑板桥的反形式主义立场

二、郑板桥对“神韵派”末流的批评

三、郑板桥对“格调派”的批评

第二章郑板桥的文艺创作观

第一节郑板桥论文艺创作的过程

一、眼中之竹:“看”清楚

二、胸中之竹:“想”清楚

三、手中之竹:“写”清楚

第二节郑板桥论文学语言的传达

一、反对用典

二、提倡口语创作

第三节郑板桥论文艺创作的技法

一、郑板桥论“学古”与“泥古”

二、郑板桥论“有法”与“无法”

第三章郑板桥的文艺价值观

第一节儒家传统与经世之志

一、儒家传统与郑板桥的生命追求

二、经世之志的文艺体现

第二节“文必切于日用”的功用观

一、背景:考据之学的流行及逐渐僵化的文坛

二、创作指向:“文必切于日用”

第三节“慰天下之劳人”的功能观

一、鲜明的价值取向:“劳人”与“安享人”的对立

二、“大乘法”与“小乘法”

三、生世、襟抱与底层关怀之思想的形成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郑板桥的文艺思想散见于其诗词、书信、序跋和题记当中,有诸多闪光之处,对后世的文艺创作具有极大的启发意义。本文在对郑板桥著作深研细读基础上,从文艺本质观、创作观、价值观等角度,对郑板桥的文艺思想进行较为系统分析和论述。 绪论部分,述评学术界对郑板桥其人及文艺思想的研究成果;简要说明本篇论文写作的意义与基本思路。 第一章,评析郑板桥的文艺本质观。郑板桥有选择地吸收了前人关于文艺尚“真”、重“情”的思想,明确提出“直摅血性为文章”的主张,并将文艺之“情”与社会现实关怀相联系,突破了“生灵”派单纯强调士大夫个人秉性、情感的描写,使得文艺在尽情表达自身“性情”的同时,又具有一种雄浑之力与深邃之感。此外,郑板桥还提出“文章以沉著痛快为最”的主张,反对忽视内容的形式主义文风,对纠正当时文坛的不良风气有积极意义。 第二章,探讨郑板桥的文艺创作观。首先,郑板桥关于“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的绘画三段论,揭示了客观存在—主体意象—艺术呈现之间的关系,总结了文艺创作过程的一般规律,以此强调主体在创作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即创作主体要“看”清楚、“想”清楚、“写”清楚。其次,文学是语言的艺术,郑板桥在文学语言上主张反对用典,提倡口语创作,体现出其文艺表现的“俗美”倾向。再次,在文艺创作的技法问题上,郑板桥主张“学古”而不“泥古”,倡导“有法”与“无法”的融通,体现了郑板桥辩证的艺术创新意识。 第三章,探究郑板桥的文艺价值观。郑板桥的文艺价值观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文必切于日用”的功用观与“慰天下之劳人”的功能观。究其原因,主要是郑板桥的个人遭际与儒家思想的影响。 结语部分,总体评价郑板桥的文艺思想。郑板桥文艺思想具有真知灼见,对后世文艺创作极具启发性,尤其是其人文关怀与担当意识对改造当前文化俗化潮流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其文艺思想也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

著录项

  • 作者

    杨玮;

  • 作者单位

    湖南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湖南师范大学;
  • 学科 文艺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杨合林;
  • 年度 2018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郑板桥;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