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纺织服装工业与棉花产业带的空间布局及协调研究
【6h】

纺织服装工业与棉花产业带的空间布局及协调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特色和不足

第二章 理论基础和研究现状

2.1 理论基础

2.1.1 区位理论

2.1.2 新经济地理理论

2.2 研究现状

2.2.1 国内对农产品产业带的研究

2.2.2 国内对农产品加工业集群的研究

第三章 纺织服装工业集群分布区位均衡分析

3.1 模型的建立

3.1.1 消费者的消费偏好和效用函数

3.1.2 生产者的产出和生产函数

3.1.3 “冰山”运输成本

3.1.4 区域均衡方程组

3.2 对模型解的各参数的分析

第四章 对我国纺织服装工业分布的实证分析

4.1 棉花产业带和纺织服装工业的分布

4.1.1 各地区棉花产量比重

4.1.2 各地区纺织服装工业产值比重

4.2 实证分析我国纺织服装工业分布的影响因素

4.2.1 模型的建立

4.2.2 解释变量的选取

4.2.3 各地区纺织服装工业比重回归结果分析

第五章 协调纺织服装工业空间布局的对策

5.1 发挥中西部地区棉花产业带优势

5.2 扩大纺织服装产品内需市场

5.3 改善中西部地区交通环境

5.4 凸显中西部地区劳动力成本优势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附录B:论文数据

展开▼

摘要

农业是关系到民生和国民社会经济发展的大问题。从个人角度看,水稻、小麦、大豆、玉米、棉花、油菜等农产品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从国家经济发展角度来看,农业问题更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瓶颈。如何解决我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一直以来,经济学家对农产品的分布和生产均有广泛深入的研究,对农产品加工业集群分布、发展模式、发展效应等也有深入的研究。
  近些年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日益壮大,一批优势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和特色鲜明的加工基地已经形成,但绝大部分农产品加工业集中在东部发达地区。随着东部地区劳动力成本上升,土地、环境压力增大,东部地区面临产业调整和升级,劳动密集型工业需逐步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因此如何缓解东部地区加工业发展压力,实现轻工业、纺织工业等产业由东部向中西部转移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本文针对纺织服装加工业集群与棉花产业带的分布问题进行研究,以区位理论和新经济地理学理论为基础,在已知棉花产地和最大服装需求市场的情况下,根据交易成本的变化与地理距离成正比这一假设,建立关于棉花产地、服装加工地和最大服装需求市场三地的生产者消费者效用同时达到最大化的均衡模型,计算出服装加工企业的最优选址位置。最优选址的位置由交易效率和需求市场、棉花产地共同决定。根据这一结果,再对近十年年鉴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发现各地区纺织服装加工业的比重与当地需求市场和交通密度密切相关。这对我国实现纺织产业从东部向中西部转移的可行性提供了理论依据。要使纺织服装加工业向中西部地区成功转移,须在中西部地区扩大当地服装需求市场,改善交通环境。本文的研究结论对政府制定服装加工业区位选址,实现我国纺织服装业的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