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GIS的衡阳盆地生态环境脆弱性动态评估
【6h】

基于GIS的衡阳盆地生态环境脆弱性动态评估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准备

2.1区域位置与范围

2.2 数据源与预处理

第三章 衡阳盆地生态脆弱性成因及特征分析

3.1 生态环境脆弱性特征

3.2 生态环境脆弱性的成因

第四章 衡阳盆地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

4.1 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的指标体系

4.2 评价模型的建立

4.3 衡阳盆地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

4.4本章小结

第五章 各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结果动态分析

5.1 全市生态环境脆弱性空间分布格局动态分析

5.2各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度动态分析

5.3空间分析方法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6.1论文的结论

6.2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 录 A:攻读硕士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生态环境日益恶化是全球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极其紧迫而严重的问题,衡阳盆地是红壤丘陵山地地貌发育比较典型的省份之一,属于比较典型的生态环境脆弱区。由于自然和人为等原因,该区存在水土流失严重、自然植被退化、土壤质量降低、人民生活贫困等生态和经济社会问题。因此,评价该区生态脆弱性,对促进该区生态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以衡阳盆地为研究对象,在分析研究区(衡阳盆地)的生态环境概况及其生态环境脆弱性的成因和表现特征的基础上,采用了行政单元和栅格单元相结合的办法,将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指标分为潜在脆弱性评价指标、现实脆弱性评价指标,现实脆弱生态环境是指人类活动干扰影响之后实际具有对人类活动引起生态环境退化敏感性的生态环境。利用“3S”技术提取表达地貌因子、气候因子、土壤因子、人类活动因子的指标,通过综合指数加权求和评价模型计算生态环境脆弱度值,同时为了使评价结果更直观,按照生态脆弱度指数从高到低划分为极度脆弱、强度脆弱、中度脆弱、轻度脆弱、微度脆弱五级。并且计算1990年,2000年,2005年三个年份研究区潜在脆弱度和现实脆弱度分级面积统计,可以发现:(1)无论是潜在脆弱度还是现实脆弱度,绝大多数是轻度以下区域,强度脆弱及以上区域没有,中度脆弱区域很小,说明衡阳盆地基本上不脆弱,只有局部地区达到中等脆弱,中度脆弱地区在10%以下,期间略有波动,因为地处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导致潜在脆弱度增加和降低的主要因素是降水的季节性变化,也就是干旱指数、多雨期降雨量的变化。
  (2)1990年到2000年,现实脆弱度中度脆弱所占比例减少,人类活动对生态恢复程度的贡献小于自然因子对生态恢复程度的贡献。2000年到2005年,现实脆弱度中度脆弱所占比例增加,是人类活动对生态退化的影响大于自然因子对生态退化的影响。
  (3)1990年到2000年,主要受人类活动影响的区域是耒阳市、衡东县、衡山县、衡阳县、祁东县,主要受自然因子影响的区域是常宁县、衡南县、衡阳市。比较2005年相对2000年的退化程度,2000年到2005年,除了祁东县从主要受人类活动的影响转到主要受自然因子的影响外,其他县市跟1990年到2000年的都一样,说明各地区受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4)块金值/基台值小于25%,说明生态脆弱性空间相关性强,并且从1990年到2005年生态系统稳定性块金值与基台值之比越大,表示样本间的变异更多的是由随机因素引起的,空间相关性越弱,可以发现空间相关性越来越弱。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