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间吡啶为连结桥的分子内双螺旋化合物的合成
【6h】

间吡啶为连结桥的分子内双螺旋化合物的合成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缩略语表

第一章综述

第一节具有螺旋结构的分子

第二节目标分子的设计

参考文献:

第二章2,2’-二乙炔基-1,1’-联萘的合成

第一节2,2'-二乙炔基-1,1'-联萘的合成及分析

第二节实验部分

参考文献:

第三章各种前驱化合物及目标分子的合成

第一节Sonogashira偶合反应

第二节保护基的导入和脱去的反应

第三节 sonogashira偶合成环反应

第四节核磁共振谱的数据分析

第五节实验部分

参考文献:

第四章 结语

致谢

附录一:合成的化合物一览表

附录二化合物的核磁共振谱图

展开▼

摘要

该论文在大量文献调研和该实验室过去研究结果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由2,2'-二取代-1,1'-联萘和吡啶桥通过线形乙炔构筑的新型光学活性分子内双螺旋化合物,并对其进行了合成研究.在论文第二章,作者探讨了2,2'-二乙炔基-1,1'-联萘的合成,并通过比较研究确立了便于该实验室合成的可行路线.从商业上可得的(R)-2,2'-二羟基-1,1'-联萘出发,经过酯化、取代、溴化、水解和特殊wittig反应五个步骤,成功地获得了具有光学活性的(R)-2,2'-二乙炔基-1,1'-联萘.论文第三章,为了实现目标分子的合成,作者设计并探讨了通过分子间偶合成环反应和分子内偶合成环反应两条合成目标化合物的路线.实验结果表明,分子间成环的反应路线虽然简短,但这一方法的缺点在于反应分子中存在着较多的反应点,导致反应给出非常复杂且难以分离的混合物,因而目标分子的生成难以得到确认.利用分子内成环的路线则成功获得了目标分子.该路线经过(Ph<,3>P)<,4>Pd-CuI催化的吡啶导入、保护基(TMS)的导入和脱去以及在极稀溶液条件下的分子内成环等七步反应,最终获得了具有右旋手性的分子内双螺旋目标分子.该论文通过光学活性的2,2'-二取代1,1'-联萘和间吡啶桥的连接,设计并成功地合成了一种新型分子内双螺旋化合物.该项研究中得到的所有新中间体和目标化合物的结构都经过高分辨MS、<'1>NMR、<'13>CNMR、DEPT特殊测定和元素分析得到确认.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