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平面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
【6h】

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平面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一章绪论

1.1本文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1.2本文研究相关领域文献综述

1.3本文的理论分析及研究方法

第二章钢筋混凝土框剪结构非线性时程分析

2.1引言

2.2结构构件单元分析模型

2.3恢复力模型

2.4框架-剪力墙结构非线性动力分析

2.5几何非线性

2.6框架-剪力墙结构平面动力时程分析程序

2.7算例分析

第三章钢筋混凝土框剪结构静力非线性分析

3.1 Push-over方法的发展背景

3.3 Push-over分析方法的具体实施步骤

3.3.1一般的Push-over方法

3.3.2能力谱法

3.4 Push-over分析方法中的关键问题

3.4.1侧向荷载分布模式的确定

3.4.2目标位移的确定

3.5考虑循环往复加载方式的Push-over分析

3.6框架-剪力墙结构Push-over分析程序

3.7算例分析

结论和总结

致谢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该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应用和发展了框架-剪力墙结构的非线性分析方法,主要是对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和静力非线性pushover分析做了进一步的应用和发展.在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中,在综合理解和应用前人相关理论概念和计算方法的同时,进一步提出一种新的考虑配筋分布的五分段平面杆件单元模型,并编制了相关的Fortran应用程序,相关算例分析证实此模型能够较好的反映实际配筋分布的影响.在非线性静力分析(pushover分析)中,综合阐述了pushover分析的理论基础和不同的具体应用方法,并在pushover方法的关键问题荷载分布模式和目标位移的确定上提出新的方法,即由结构受力反推得到的瞬时的适应性的荷载分布模式和结合中国抗震规范反应谱的能力谱法确定目标位移的方法,同时提出一种新的循环往复加载的pushover应用方法,并编制了专门的pushover分析应用程序,应用此程序对不同算例进行分析,算例分析证实由结构受力反推得到的瞬时的适应性的荷载分布模式能够较好的模拟地震过程中实际的结构受力反应情况,循环往复加载的pushover分析方法较单向加载的pushover分析更能准确的反映实际的地震作用对结构的影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