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滨海城市水环境容量研究——以北海市为例
【6h】

滨海城市水环境容量研究——以北海市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图表目录

声明

第1章绪论

1.1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2水环境容量研究概述

1.2.1国外研究现状

1.2.2国内研究现状

1.3论文研究的选题、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论文选题

1.3.2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小结

第2章北海市自然社会环境现状

2.1自然环境

2.1.1地理位置

2.1.2地形地貌

2.1.3气候特征

2.1.4水文特征

2.1.5自然资源

2.2社会环境

2.2.1人口与行政区划

2.2.2国民经济

2.3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

2.3.1北海市水资源基本情况及特点

2.3.2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2.4小结

第3章北海市水污染现状评价

3.1北海市水域污染现状及水污染源确定

3.2入河排污口污染物的评价与分析

3.2.1入河排污口污染物评价

3.2.2评价结果

3.3北海市河流水质现状与评价

3.3.1河流水质现状

3.3.2评价标准及评价方法

3.3.3水质评价结果

3.4小结

第四章 水环境容量分析

4.1水环境容量

4.1.1水环境容量的概念

4.1.2水环境容量的影响因素

4.2河流水质模型

4.2.1模型介绍

4.2.2模型比较

4.3水环境容量模型

4.3.1非感潮河段计算模型

4.3.2感潮河段水环境容量计算模型

4.4小结

第5章水环境容量测算与汇总

5.1水环境容量的测算原则

5.2水环境功能区划

5.3北海市水环境容量测算设计条件

5.3.1水域范围的确定

5.3.2控制单元划分

5.3.3计算单元

5.3.4计算参数的确定

5.4水环境容量计算

5.4.1非感潮河段典型计算单元示例

5.4.2感潮河段典型计算单元水环境容量测算示例

5.5北海市水环境容量汇总分析

5.5.1地表水容量汇总

5.5.2容量汇总分析

5.6小结

第6章 水环境容量控制利用对策及污染防治措施

6.1北海市污染物现状排放与水环境容量分布的匹配性

6.2污染物削减分析

6.3控制利用对策

6.4污染防治措施

6.4.1加强污染治理,控制河流污染物入海总量

6.4.2控制沿海岸边直排污染源

6.4.3加强环境管理和科研工作

6.5小结

结论和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展开▼

摘要

由于地质和地理条件的特殊性,沿海地区生态环境极其脆弱和敏感。随着改革开放,沿海经济特区、经济开发区的建设和沿海石油化工、火电厂、港口码头的建设,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向沿海的排放量不断增加,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污染、海水入侵、生态环境退化和海平面上升,已构成中国沿海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面临的重大资源和环境问题。 北海市南临北部湾,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境内河流共有93条,均注入北部湾,广西沿海最大的独流入海河流—南流江贯穿境内,全市水资源较为丰富,但由于时空分布不均,局部地方还存在缺水现象。尤其是近几年,随着经济的发展,污染源增加,加上缺乏水环境保护意识,盲目开发利用水环境资源致使地表水和近海海域遭受到严重污染,水环境容量下降:油类、有机物污染相当突出;赤潮、海藻出现频繁;由于地下水使用过度,还出现了海水入侵现象。对北海市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构成了威胁。 本文根据实测资料分析了北海市水环境的现状,通过污染源评价,确定主要污染源和污染物。通过水质评价,确定河流的水质污染状况,分析水环境问题。根据北海市河流江海相接、水量丰富但时空分布不均以及受径流、潮流以及人为因素、排污特点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时空差异显著等特点,对非感潮河流及感潮河流分别选用一维稳态模型及感潮河段一维模型来模拟水质,根据水文资料来确定参数,以河流的功能分区情况为基础,利用选定模型对研究范围内河流的特征污染物CODcr和氨氮,在河流设计条件下进行环境容量的测算;根据测算结果,汇总容量,结果表明,目前,北海市地表水尚有剩余环境容量,但南康江沿岸因有糖厂排污,现状排污量已超其允许排污量。北海市水环境功能区的污染物排放与其水环境容量分布是不匹配的。根据北海市水环境容量特征,按照总量控制的原则,提出水环境容量控制利用对策如下: (1)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生产效益、减少污染。 (2)重点治理工业和生活污染源。 (3)发展生态农业,减少面源污染。 (4)根据本次容量测算结果,制订总量控制指标,制定和实施污染物限期削减计划。 (5)加强水质检测与监测,建立健全水质监测网络,作好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工作。 (6)建立水环境管理信息系统,为水资源管理和决策提供依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