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以人为本理念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研究
【6h】

以人为本理念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

1.3.1 研究的主要方法

1.3.2 研究的主要内容

1.3.3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以人为本理念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概述

2.1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发展概况

2.1.1 我国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概况

2.1.2 我国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概况

2.1.3 西方国家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概况

2.1.4 国内外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反思

2.2 以人为本理念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内涵

2.2.1 以人为本理念的内涵

2.2.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内涵

2.2.3 以人为本理念与高校思想政治方法创新的关系

第3章 以人为本理念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现实诉求和意义

3.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现实诉求

3.1.1 教育内容及对象思想意识转变

3.1.2 以人为本教育理念提出新要求

3.1.3 现代科技发展催生新教育手段

3.2 以人为本理念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意义

3.2.1 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科学民主化

3.2.2 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显著化

3.2.3 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

第4章 以人为本理念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基本原则和方向

4.1 基本原则

4.1.1 借鉴继承与发展创新相结合原则

4.1.2 教育方法与学生实际相适应原则

4.1.3 教育内容与教育手段相协调原则

4.1.4 实现人才开发与全面发展的原则

4.2 发展方向

4.2.1 从教育管理型转向服务学生型

4.2.2 从单一教育型转向多维立体型

4.2.3 从传统说理型转向科技辅助型

第5章 以人为本理念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基本路径

5.1 确保学生主体地位——促使学生实现全面发展

5.1.1 学生自主完善教育法

5.1.2 评估反思启发教育法

5.2 结合现代教育手段——紧跟时代拓展教学渠道

5.2.1 网络道德教育法

5.2.2 心理疏导教育法

5.2.3 环境优化教育法

5.3 整合潜在教育资源——多层次多维度进行教育

5.3.1 物质资源与精神资源结合教育法

5.3.2 显性资源与隐性资源互补教育法

5.4 发挥意识形态功能——帮助学生认清人生价值

5.4.1 意识形态主导教育法

5.4.2 思潮舆情引导教育法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以人为本”理念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指导思想与精神核心;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以人为本”的实现途径和载体,是思想政治教育原则和方法的根本体现。大学生是祖国和民族的希望,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迫切需要,对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在理性分析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国外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基础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批判的继承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精髓,借鉴国外思想政治教育优秀的方法经验,结合大学生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创造新方法。
   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既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民主科学化,又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显著化,而且还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
   “以人为本”理念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必须坚持正确的原则,这些原则主要包括:借鉴继承与发展创新适应原则,教育方法与学生实际结合原则,教育内容与教育手段协调原则,实现人才开发与全面发展原则。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在前人的基础上从结合现代教育手段、挖掘潜在教育资源、确保学生主体地位、整合意识形态功能四个方面创新教育方法。这些新方法包括:网络道德教育法、心理疏导教育法、物质资源与精神资源结合教育法、显性资源与隐性资源互补教育法、意识形态主导教育法、思潮舆情引导教育法、学生自主完善教育法、环境优化教育法、评估反思启发教育法等。思想政治教育的各种方法要综合运用,相互借鉴和渗透,才能发挥最大功效。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