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的国际组织法透视
【6h】

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的国际组织法透视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1章 绪 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1.2.1 关于人权理事会的设立背景及设立目的

1.2.2 关于人权理事会的法律制度

1.2.3 关于人权理事会与人权委员会的比较

1.2.4 关于人权理事会的实践综述

1.3 本文的研究方法

1.4 本文的创新之处

第2章 人权理事会的前身

2.1 人权委员会成立背景

2.2 人权委员会的贡献和存在的问题

2.2.1 人权委员会的国际人权立法

2.2.2 人权委员会的国际人权保护制度

2.2.3 人权委员会国际人权保护制度存在的问题

2.3 人权委员会向人权理事会过渡

第3章 人权理事会的法律制度

3.1 人权理事会的章程

3.1.1 概说

3.1.2 基本文件

3.2 人权理事会设立目的和法律地位

3.2.1 人权理事会的设立目的

3.2.2 人权理事会的法律地位

3.3 人权理事会的职能

3.3.1 预防侵犯人权行为发生,处理侵犯人权情势

3.3.2 受理来文,并对来文进行普遍定期审议

3.3.3 协调系统内外工作,充当对话与合作的论坛

3.3.4 人权理事会的建议职能

3.4 人权理事会成员国的权利和义务

3.4.1 成员国的权利

3.4.2 成员国的义务

3.5 人权理事会的议事规则

3.5.1 人权理事会的定期会议

3.5.2 人权理事会的特别会议

第4章 人权理事会对人权委员会的继受和革新

4.1 人权理事对人权委员会的继受

4.2 人权理事会对人权委员会的革新

4.2.1 法律地位的提升

4.2.2 职能更加广泛

4.2.3 成员国权利义务的调整

4.2.4 会议制度的完善

4.2.5 运行方式的调整

第5章 人权理事会四年多的实践综述

5.1 人权理事会的理念

5.1.1 概述

5.1.2 最高理想

5.2 人权理事会所取得的成就

5.2.1 国际人权立法方面的成就

5.2.2 国际人权保护制度方面的成就

5.3 人权理事会存在的问题与前景

5.3.1 人权理事会存在的问题

5.3.2 人权理事会的前景

第6章 中国的贡献及自愿承担的国际义务

6.1 中国对人权理事会的贡献

6.1.1 对人权理事会在国际人权立法方面的贡献

6.1.2 对人权理事会在国际人权保护制度方面的贡献

6.2 中国自愿承担的国际人权法律义务

6.2.1 中国在立法方面自愿承担的国际义务

6.2.2 中国国家人权机构的完善

第7章 结论

7.1 一个新的国际组织主体出现

7.2 推动国际组织法的发展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2006年3月15日,第60届联合国大会以170票赞成、4票反对、3票弃权的表决结果通过251号决议,决定设立新的人权理事会来处理联合国系统内部人权事务,包括大规模地、系统地侵犯人权的行为。2006年6月19日,联合国人权理事会首届会议在瑞士日内瓦举行,宣告运行60年的联合国人权委员会的终结,一个新的处理国际人权事务的机构正式开始运作。目前(截止2011年3月),人权理事会共召开了16届会议和15届特别会议。人权理事会还处于初级阶段,研究者们从国际组织法的角度对人权理事会的研究还不够深入。有鉴于此,笔者想从国际组织法的角度对联合国人权理事会进行透视。
   本文共分为七章:第一章简要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第二章人权理事会的前身:介绍人权委员会的设立背景、贡献以及存在的不足、向人权理事会过渡;第三章是本文的重点章,主要从国际组织法的角度,进一步阐述人权理事会的章程、人权理事会的设立目的和法律地位、人权理事会的成员国、人权理事的职能、人权理事会的议事规则等主要国际组织法问题。第四章阐述人权理事会对人权委员会的继受和革新;第五章对人权理事会四年多的实践进行综述,即从人权理事会在国际人权立法、国际人权保护制度主要是对人权理事会的普遍定期审议机制进行阐述,同时分析人权理事会所存在的问题,并对人权理事会的前景进行展望。第六章论述中国对人权理事会的贡献,以及中国自愿承担的国际义务;第七章为结论,主要是尝试探索人权理事会对国际组织法的影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