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化瘀心痛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气滞血瘀证)的临床研究
【6h】

化瘀心痛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气滞血瘀证)的临床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前言

文献综述

1古代医学对胸痹心痛的认识

1.1病名的认识

1.2症状

1.3病因病机

1.4辨证论治

2现代医学对胸痹心痛的认识

2.1病因病机

2.2辨证论治

2.3现代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

3现代医学对冠心病的认识及实验研究进展

3.1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3.2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3.3发病机制

3.4治疗进展

临床研究

1一般资料

2病例选择标准

2.1诊断标准

2.2纳入病例的标准

2.3排除病例标准

2.4剔除、脱落和中止试验的标准

3观察指标

3.1人口学资料

3.2一般体格检查

3.3安全性检测

3.4疗效性观测

3.5运动耐量试验心电图及其注意事项

4疗效判定标准

4.1心绞痛症状疗效标准

4.2心电图疗效评定标准

4.3中医症状疗效判定标准

4.4单项症状疗效评定标准

4.5速效扩冠药物(硝酸甘油)停减率标准

5临床试验方法

5.1治疗方案

5.2统计学方法

6治疗结果与分析

6.1两组心绞痛症状总疗效比较

6.2两组各项心绞痛症状疗效比较

6.3两组中医症状疗效比较

6.4两组心电图疗效比较

6.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电图ST段改变比较

6.6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舌象、脉象比较

6.7两组对血压、心率的影响的比较

6.8两组治疗前后对硝酸甘油用量的影响的比较

6.9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的比较

6.10运动试验比较

7不良反应

讨论与体会

1立法思想

2组方分析

典型病例

存在问题与展望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目的:冠心病心绞痛近年呈高发病趋势,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影响生活质量,积极预防和治疗冠心病是目前医学研究的重要课题,而其基本病机总属本虚标实,本虚为心脾肝肾之阴阳气血亏虚,功能失调为主;标实为气滞、寒凝、痰阻、血瘀,痹遏胸阳,阻滞心脉为主,均可影响血液的正常进行,导致血行瘀滞,心脉痹阻而致胸痹,且气血之间又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气机顺畅则津液运行无阻,亦无痰浊可成,经脉畅通。若气机郁滞,血行不畅,日久则心血瘀阻,胸脉痹阻而引起心痛。可见益气活血化瘀是中医治疗冠心病的最常见的有效方法,本课题旨在观察与评价化瘀心痛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气滞血瘀证)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 方法:将符合条件的胸痹心痛患者共60例,采用随机双盲对照分组,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化瘀心痛胶囊3粒,日三次口服,治疗组给予保心宁胶囊3粒,日三次口服,治疗时间均为28天。观察两组患者心绞痛症状的变化(包括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疼痛程度的变化及减少硝酸甘油用量的积分)、中医症状积分(包括胸痛、胸闷、心悸、气短、憋气、胸胁胀痛)、心电图的变化情况及安全性等。 结果:治疗前后两组自身比较,在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疼痛程度的变化及减少硝酸甘油用量,中医症状胸痛、胸闷、心悸、气短、憋气、胸胁胀痛,心电图等方面均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后两组间比较,心绞痛症状积分、中医症状积分及心电图等方面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运动平板试验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试验级别、ST段下降幅度、血压、心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运动量均有提高。其中治疗组差异显著(p<0.05),但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化瘀心痛胶囊的临床控制率13.3%,显效56.7%,有效26.7%,无效3.3%,总有效率96.7%。两组在服药过程中未见明显不良反应,一般体检项目,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试验前正常者,试验后无异常。 结论:化瘀心痛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气滞血瘀证)安全,疗效确切。是一种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有效中药新药。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