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期刊类文献数据挖掘针灸治疗眩晕的腧穴优选与配伍规律谱研究
【6h】

基于期刊类文献数据挖掘针灸治疗眩晕的腧穴优选与配伍规律谱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英文缩略语

前言

文献综述 针灸治疗眩晕的理论与临床的研究进展

1 眩晕病的起源

2 针灸治疗眩晕的机制研究及优势

3 有关眩晕的针灸方法研究

4 针灸治疗眩晕的用穴规律的研究进展

5 针灸数据挖掘技术

6 “对穴”的起源发展和应用

7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简介

8 小结

文献研究

1 数据采集

2 数据规范化

3 建立文献研究数据库

4 数据分析

讨论

1 优选规律探析

2 对穴优选

3 文献研究的不足及展望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目的:以针灸有效病症眩晕为切入点,全面地收集和整理当代医家治疗眩晕的针灸处方,通过有效的数据挖掘技术来进行信息采集,以形成针灸治疗眩晕的腧穴配伍规律,建立腧穴配伍规律谱,选出治疗眩晕最有效的腧穴,从而在临床针灸治疗眩晕上奠定理论基础。
  方法:以《中华医典》(第五版)为基础,运用Excel收集和当代针灸治疗眩晕的相关文献,并建立文献基础数据库。采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中的数据挖掘技术对腧穴的使用频次、归经、属性、部位及配伍等进行详细分析,形成腧穴配伍及腧穴优选规律谱。
  结果:经筛除和整理,共收集到有关眩晕的针灸处方文献405条,涉及97个腧穴,总频次为1447次,涵盖14条经脉。腧穴频次分析结果:以风池、夹脊、百会、内关、足三里、天柱、四神聪、风府居多;经脉关联分析结果:以足少阳胆经与督脉为主;部位关联分析结果:以头部腧穴居多;特定穴关联分析结果:以交会穴为最;配伍关联分析:单穴或对穴处方在该时期相关文献中仅占27%,配伍的意义不明显。
  结论:1.当代医家治疗眩晕的针灸文献主要以配伍处方为主,且以局部配穴处方为主。
  2.当代针灸医家主要立足于从局部配伍选穴治疗眩晕,注重特定穴的使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