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宏观审慎监管的银行业流动性压力测试研究
【6h】

基于宏观审慎监管的银行业流动性压力测试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插图索引

附表索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

1.2.1 流动性风险形成机制的研究综述

1.2.2 流动性风险传染与应对机制的研究综述

1.2.3 宏观审慎框架下流动性风险监管的综述

1.2.4 流动性压力测试的研究综述

1.3 研究框架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3.3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创新点

第2章 银行业流动性风险形成与传染机制的理论分析

2.1 流动性风险的内涵及特征

2.1.1 流动性与流动性风险的内涵界定

2.1.2 银行流动性风险的成因及主要特征

2.2 银行流动性风险的内生性形成机理

2.2.1 流动性风险的内生性根源:基于DD模型的分析

2.2.2 银行其他风险向流动性风险的转化

2.3 银行流动性风险的外生性形成机理

2.3.1 银行流动性风险的外部因素

2.3.2 银行流动性风险传染的模型分析

2.4 小结

第3章 银行业微观流动性压力测试方法及其局限性

3.1 银行业流动性管理的常规方法

3.1.1 银行流动性的供给与需求分析

3.1.2 银行流动性管理的静态指标

3.1.3 银行流动性管理的动态指标

3.2 微观流动性压力测试方法及实践

3.2.1 流动性压力测试的定义

3.2.2 流动性风险与压力测试的契合性

3.2.3 微观流动性压力测试的主要方法

3.2.4 微观流动性压力测试的相关实践

3.3 微观流动性压力测试的局限性

3.3.1 偏于敏感性分析而非情景测试

3.3.2 自下而上方法导致合成谬误问题

3.3.3 对流动性风险传染和反馈效应关注不够

3.3.4 对流动性风险的形成和传导机制认识不足

3.4 小结

第4章 银行业宏观流动性压力测试的新理念与基本框架

4.1 危机后宏观审慎监管理念的进展

4.1.1 宏观审慎监管的主要内涵

4.1.2 宏观审慎与微观审慎监管的联系与区别

4.2 宏观流动性压力测试的新内涵

4.2.1 弥补微观压力测试可能导致的合成谬误问题

4.2.2 关注宏观经济冲击导致的银行业整体流动性风险

4.2.3 评估流动性风险传染导致的系统性风险

4.2.4 为银行业流动性救助机制提供分析工具

4.3 流动性监管新标准与宏观压力测试的内在一致性

4.3.1 《巴塞尔协议Ⅲ》关于流动性风险监管的新标准

4.3.2 流动性监管新标准与压力测试的内在一致性

4.4 宏观流动性压力测试的基本框架

4.4.1 宏观流动性压力测试的实施主体

4.4.2 宏观流动性风险冲击因子的选取

4.4.3 宏观流动性风险压力情景的设计

4.4.4 宏观流动性压力测试的传导途径

4.5 小结

第5章 基于宏观经济因子冲击的银行业流动性压力测试研究

5.1 我国银行业流动性风险的现状

5.1.1 存贷款期限错配导致流动性风险加大

5.1.2 同业市场利率表明银行流动性趋紧

5.1.3 银行存款准备金与流动性比例的变化

5.2 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挤兑模型的构建

5.2.1 流动性期限错配模型的约束条件

5.2.2 商业银行流动性压力测试模型构建

5.3 流动性压力测试的实证分析

5.3.1 受测银行的数据来源

5.3.2 压力情景下各行的流动性缺口情况

5.3.3 流动性压力测试的结果

5.4 主要结论

第6章 基于风险传染的银行间同业市场流动性压力测试研究

6.1 银行同业拆借市场与流动性风险传染

6.1.1 同业市场流动性风险传染的机理分析

6.1.2 此次危机中同业市场流动性风险传染的表现

6.2 我国同业拆借市场的发展现状及结构分析

6.2.1 我国同业市场成员及交易规模的变化

6.2.2 我国同业拆借市场的网络结构分析

6.3 流动性风险传染的压力测试模型构建

6.3.1 同业拆借市场分类交易商双边数据的估计

6.3.2 冲击模型构建及路径设计

6.4 流动性风险传染的压力测试实证分析

6.4.1 同业拆借市场流动性冲击的设定

6.4.2 流动性风险传染的测试结果

6.5 主要结论

第7章 宏观审慎监管框架下银行业流动性救助机制研究

7.1 基于系统性风险防范的流动性救助实施主体

7.1.1 流动性救助的实施主体分析

7.1.2 宏观审慎监管框架下中央银行的职能分析

7.2 中央银行流动性救助的成本与收益分析

7.2.1 中央银行最后贷款人理论

7.2.2 中央银行流动性救助的决策模型

7.3 金融危机中各国中央银行的流动性救助机制研究

7.3.1 美联储在金融危机中的流动性救助措施

7.3.2 美联储流动性救助的效果评价

7.4 银行业流动性救助机制的探索

7.4.1 救助时机的选择

7.4.2 惩罚性利率机制的运用

7.4.3 “建设性模糊”策略的运用

7.4.4 流动性救助的退出机制

7.5 我国银行业流动性救助机制的职能安排

7.5.1 我国银行业流动性救助机制存在的问题

7.5.2 我国银行业流动性救助机制的完善

7.6 小结

第8章 完善我国银行业流动性风险监管制度的相关建议

8.1 宏观审慎监管层面的相关建议

8.1.1 基于宏观审慎监管的流动性风险监管策略

8.1.2 构建针对流动性风险的宏观压力测试体系

8.1.3 完善货币政策对银行体系流动性的调控机制

8.1.4 完善流动性救助和危机处理机制

8.2 微观审慎管理层面的相关建议

8.2.1 健全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管理架构

8.2.2 完善指标体系和监控预警机制

8.2.3 加强商业银行存贷款期限管理

8.2.4 优化商业银行流动性资产储备及融资结构

8.2.5 提高商业银行流动性压力测试的精确性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目录

展开▼

摘要

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揭示了流动性风险具有很强的传染效应,单家银行出现的流动性危机可能引发其他银行的连锁反应,特别是如果出现流动性危机的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具有较高关联性时,更易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因此,稳健的流动性风险监管对于单家银行的持续经营和整个银行体系的安全稳定都是至关重要的。
   论文对危机后各国流动性风险监管新动向进行综述发现:各国监管当局开始探索宏观审慎监管框架下的银行流动性监管模式,重点关注宏观经济因子冲击下的银行流动性挤兑现象以及银行间流动性风险的传染与反馈效应,进而评估流动性风险对系统性风险和整个金融体系稳定性的影响。《巴塞尔协议Ⅲ》的颁布表明,各国监管部门未来对银行业流动性风险的监管将朝着可计量化和可操作化方向发展,在此过程中,流动性压力测试方法是其进行分析评估的关键工具,也是实施流动性监管的重要依据。
   流动性压力测试方法能够帮助银行评估在极端条件下的流动性供求情况,促使其适时做出应急方案,故危机后逐渐受到关注。但就目前我国的实施现状来看,国内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压力测试更近于敏感性分析而非情景测试,一是情景设计过于简单随意,二是没有与宏观经济和金融市场环境相挂钩,这使得压力测试往往流于形式。
   对此,论文构建了银行流动性挤兑的压力测试模型,着重探讨宏观经济因子冲击导致的银行业流动性挤兑问题,通过运用KMV模型计算压力情景下商业银行违约率的变化,进而量化商业银行违约率与活期存款流失之间的关系。相对于目前流动性压力测试任意设置参数的做法,采用风险模型量化违约率以及存款流失率等参数将显得较为合理。论文以我国上市银行为样本进行了流动性压力测试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银行体系存在较为明显的流动性期限错配现象,部分商业银行短期内流动性压力较大。
   由于宏观审慎监管重点关注银行间流动性风险的传染效应,故本文采用压力测试方法对此进行了研究。近年来,我国同业拆借市场迅速发展,已成为银行间流动性头寸调剂的主要场所,同时也成为流动性风险传染的重要渠道。本文通过对我国银行同业拆借市场上流动性风险传染的实证研究发现:当银行体系出现大规模流动性冲击时,会导致拆借市场交易量的迅速萎缩,且很难恢复到冲击前的水平,并可能造成部分银行倒闭;而在小规模流动性冲击下,流动性风险具有收敛性,市场交易量会逐步恢复到平稳状态。这说明:我国银行间同业市场本身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风险分散性,但由于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规模效应,其一旦发生流动性挤兑问题,则会对整个同业拆借市场造成巨大的流动性冲击,导致流动性风险和恐慌情绪的蔓延。因此,对系统重要性银行实施更为审慎的流动性监管是必要的。
   宏观审慎监管的内容不仅涵盖对流动性风险的量化评估,也涵盖流动性风险爆发后的危机救助和处理机制。关于流动性救助,学术界历来存在很大的争议。论文对此次金融危机后各国救助实践的研究发现,系统性风险防范是政府考虑决定是否提供流动性救助的主要因素,其被关注程度超过道德风险。由于中央银行担负维护金融稳定、货币政策实施者和最后贷款人的多重职能,故其在银行业流动性救助中应居于实施主体地位。在此基础上,本文探讨了流动性救助机制的构建,包括流动性救助对象的甄别、救助方式的选择,建设性模糊的运用以及救助措施的退出机制等。
   要通过压力测试完善对流动性风险的审慎监管,需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对相应的环境和制度建设进行推进。从宏观层面,监管当局应明确流动性风险管理策略、构建宏观压力测试体系、完善货币政策对银行体系流动性的调控机制并健全流动性救助和危机处理机制;从微观层面,单家银行应完善其流动性风险管理架构、优化存贷款期限结构和流动性资产储备、在技术上提高流动性压力测试的精确性并做出必要的应急预案。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