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非正式交流机制下产业集群内有价值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研究
【6h】

非正式交流机制下产业集群内有价值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插图索引

附表索引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知识转移理论研究

1.2.2 知识转移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1.2.3 评述

1.3 本文的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主要内容

1.4 本文的创新点

第2章 非正式交流机制下集群内有价值知识转移的理论机理分析

2.1 关键概念的界定与明晰

2.1.1 非正式交流机制

2.1.2 集群内知识转移

2.1.3 有价值知识

2.2 非正式交流机制对集群内知识转移的作用机理

2.2.1 集群内的社会公共关系网络对集群内知识转移的作用机理

2.2.2 集群内不同个体间的人际关系网络对集群内知识转移的作用机理

2.2.3 集群内不同组织间员工的流动性对集群内知识转移的作用机理

2.3 非正式交流机制对集群内知识转移的作用效应

2.4 非正式交流机制下集群内有价值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非正式交流机制下集群内有价值知识转移的实证研究

3.1 问卷的设计和数据的整理

3.1.1 调研对象的基本情况

3.1.2 问卷的设计和样本的采集

3.2 描述性统计和结果分析

3.2.1 员工的基本情况

3.2.2 集群内不同企业员工间非正式交流的发展状况

3.3 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

3.3.1 模型简介

3.3.2 变量的选取

3.3.3 回归的过程

3.4 实证分析的结论与待检验假设的对比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促进长沙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内非正式交流机制构建及知识有效转移的对策建议

4.1 培育良好的集群创新氛围,促进集群内有价值知识的转移

4.2 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强化集群内企业间的正式合作与交流

4.3 提高员工的吸收能力,鼓励员工积极拓展其社会关系网络

4.4 完善集群内的非正式交流平台,促进隐性知识的吸收

结论与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附录B 非正式交流机制下集群内有价值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展开▼

摘要

产业集群的竞争力主要源于其创新优势,而集群创新优势的形成则得益于集群内的知识溢出机制,集群内各创新主体通过获取其他主体的知识溢出以满足其创新对互补性和新颖性知识的需求,进而促进集群整体创新能力的提高。但集群内知识溢出的获取必须通过一定的途径机制来实现,因此,积极构建集群内的正式交流机制和非正式交流机制就显得十分必要。目前,学界就正式交流机制对集群内知识转移的推动作用已达成共识,但就非正式交流机制在集群内知识转移过程中的作用仍存在争议,基于此,本文试图通过对具体产业集群的调研,以期为该问题的解决做些有益的探索。
  本文首先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提出本文立论的基础,即集群内是否存在非正式交流机制、集群内的知识是否可以通过非正式交流机制实现转移以及通过非正式交流机制转移的知识是否有价值。然后,从集群整体层面、集群内企业层面、员工层面和知识自身性质出发选取变量,分析这些变量对非正式交流机制下集群内有价值知识转移的作用,并根据理论分析提出待检验假设;其次,以长沙市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为研究对象,利用调研数据,通过统计分析和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对待检验假设进行验证并解释其原因。
  通过理论机理分析与实证检验,本文得出如下结论:①非正式交流机制是集群内知识转移的重要机制,集群内有价值知识可以通过非正式交流机制实现转移;②集群的创新氛围越浓,基于非正式交流机制转移有价值知识的可能性就越大;③集群内企业间的正式合作项目越多,基于非正式交流机制转移有价值知识的可能性越大;④员工的学历层次、工作经验、交流频率与非正式交流机制下集群内有价值知识的转移正相关,面对面的非正式交流方式有利于集群内中等价值和高价值知识的转移;⑤基于非正式交流机制转移的低价值知识以显性知识居多,而转移的中等的价值的知识或高价值的知识则多为隐性知识。最后,本文就长沙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内非正式交流机制的构建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