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软基处理技术在通平高速公路的应用分析
【6h】

软基处理技术在通平高速公路的应用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插图索引

附表索引

第1章 绪论

1.1 公路软基处理现状

1.1.1 软基处理方法研究现状

1.1.2 目前软土地基处理所面临的问题

1.2 软弱地基处理的原理和分类

1.3 复合地基的研究进展

1.3.1 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中的问题

1.3.2 复合地基沉降计算中的问题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2章 软土及软基处理

2.1 软土的定义和特征

2.2 软土的工程性质

2.2.1 共同的工程性质

2.2.2 具体变形特点

2.3 软基处理

2.3.1 软基处理的概念

2.2.2 软基处理的目的

2.3.3 软土地基处理的对象

2.3.4 软土地基的处治原则

2.4 常用的联合处理法

2.5 软基设计处理要求

2.5.1 稳定的概略设计

2.5.2 稳定详细计算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碎石桩、加筋碎石桩和LC桩复合地基

3.1 碎石桩和加筋碎石桩

3.1.1 概述

3.1.2 碎石桩和加筋碎石桩的计算

3.2 素混凝土桩(LC桩)

3.2.1 概述

3.2.2 素混凝土桩对地基土的作用机理

3.2.3 LC桩复合地基的加固机理

3.2.4 素混凝土桩的计算

3.3 复合地基的沉降计算

3.4 本章小节

第4章 湖南通平高速公路软基情况

4.1 工程概况

4.2 通平软土地基基本情况

4.2.1 一标段

4.2.2 二标段

4.2.3 四标段

4.2.4 六标段

4.2.5 岩土计算参数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湖南通平高速公路软基处理及分析

5.1 处治方案设计原则

5.1.1 推荐的处理措施

5.1.2 一、二、四标段软土地基处治方案

5.2 施工及质量控制要点

5.2.1 振动沉管碎石桩施工要点

5.2.2 土工格栅加筋碎石桩施工要点

5.2.3 低标号素混凝土桩的施工要点

5.3 碎石桩和加筋碎石桩动力触探试验检测分析

5.3.1 工程概况

5.3.2 检测目的和依据

5.3.3 试验检测方法

5.3.4 碎石桩和加筋碎石桩密实程度和桩长判定标准

5.3.5 试验结果及分析

5.3.6 结果

5.4 碎石桩单桩及复合地基承载力试验检测分析

5.4.1 工程概况

5.4.2 试验检测目的和依据

5.4.3 试验检测方法

5.4.4 试验结果及其分析

5.4.5 结论

5.5 LC桩低应变反射波法检测分析

5.5.1 工程概况

5.5.2 检测依据

5.5.3 检测原理及方法

5.5.4 判断计算

5.5.5 检测结果

5.5.6 附图表

5.6 沉降观测

5.6.1 沉降观测技术要求

5.6.2 路基沉降与稳定监测成果的整理与分析

5.6.3 路基沉降质量控制

5.6.4 沉降观测数据分析

5.7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附录B 相关数据表格

致谢

展开▼

摘要

21世纪来,我国公路基本建设迎来了很好的机遇,但我国幅员广阔,南北跨度大,东西距离长,公路建设特别是高速公路建设中,地质问题突显,特别是地质灾害和特殊不良地基引起的病害、地基失稳等现象经常发生,造成巨大的损失。随着我国公路建设的迅猛发展,地基处理问题越来越多地被提到议事日程,地基处理的重要性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公路软土路基土质松软,含水量大,结构承载力较低,无法满足设计要求的承载力,必须进行妥善的加固处理,否则会造成路基强度低、施工结束后沉降过大以及路基下沉等问题,导致路面唧浆,开裂或者塌陷,影响路面的使用功能。
  本文以通平高速公路为工程背景,主要介绍通平高速公路的软基处理,通平高速公路的主要加固处理方法是碎石桩、加筋碎石桩、LC桩的联合桩处理方法,论述了它们的原理、地基承载力的计算、设计参数以及所形成的复合地基沉降计算,碎石桩的缺点是桩身在距桩顶2d~3d左右处是高应力区,环周土体的环箍作用有限,较易发生破坏,即便增大桩长也提高不了地基承载力,在碎石桩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加筋碎石桩和LC桩比碎石桩更显优势。通平高速公路软基处理施工后的主要试验检测方法有静载试验检测复合地基承载力、触探检测密实度、低应变检测LC桩身的完整性,运用重Ⅱ型动力触探仪、低应变测试仪、千斤顶等试验检测设备测定软基处理后地基的相关数据,将实测数据和规范数据相比较,就通平高速公路软弱地基加固处理路段进行试验结果的分析,最后做了沉降观测分析,分析的结果均符合容许值的要求,满足高速公路路基的规范。
  碎石桩、加筋碎石桩、LC桩的联合合桩处理方法比单一的软基处理方法更为可行、针对性更强、运用的范围更为广阔。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