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湖南城乡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评价及其系统仿真预测
【6h】

湖南城乡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评价及其系统仿真预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插图索引

附表索引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2.1 城镇环境污染现状研究综述

1.2.2 农业面源污染现状研究综述

1.2.3 环境污染与社会经济发展研究综述

1.2.4 系统动力学研究综述

1.3 研究方法、内容与技术路线图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图

1.4 研究的创新点

第2章 环境质量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机理分析

2.1 环境问题的经济学分析

2.2 环境问题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2.3 环境质量的优化配置

2.3.1 环境质量与社会福利函数

2.3.2 环境质量与帕累托优化

第3章 基于耦合协调模型的湖南城乡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研究

3.1 湖南省城乡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现状

3.1.1 自然环境概况

3.1.2 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3.1.3 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环境问题分析

3.2 城乡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2.1 指标体系确定原则

3.2.2 评价指标的选取

3.2.3 熵权法确定权重

3.3 城乡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评价方法

3.3.1 耦合协调度模型

3.3.2 剪刀差方法

3.4 湖南城乡环境与经济社会耦合协调发展的评价

3.4.1 城镇环境与经济社会耦合协调关系评价

3.4.2 农村环境与经济社会耦合协调关系评价

3.4.3 城乡环境质量的剪刀差分析

第4章 基于SD模型的湖南城乡环境与经济社会系统的仿真预测研究

4.1 系统动力学简介

4.1.1 系统动力学原理

4.1.2 系统动力学的特点

4.1.3 系统动力学模拟步骤

4.2 SD仿真预测模型的建立

4.2.1 建模目的与系统的边界

4.2.2 系统分析

4.2.3 因果关系与流程图

4.2.4 系统的基本方程和参数估计

4.2.5 模型的检验

4.3 湖南城乡环境与经济社会系统的仿真预测结果分析

4.3.1 经济社会子系统预测结果分析

4.3.2 城镇环境子系统预测结果分析

4.3.3 农村环境子系统预测结果分析

第5章 政策对策

5.1 以经济建设为主线,促进绿色产业发展

5.2 坚持以人为本,合理推进城镇化进程

5.3 树立统筹城乡环境保护,污染防治并重的理念

结论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由于经济增长建立在高消耗、高污染的传统发展模式上,我国各地区出现了比较严重的环境污染,使环境保护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一直以来,环境治理的工作重心在于城镇,对农村环境污染治理不够重视,出现局部农村环境恶化的趋势。
  湖南省作为典型的工农业大省之一,也存在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城市空气污染、农村水污染等尤为突出。本文首先对湖南省经济社会的发展状况及其引起的环境问题进行了扼要的概述;然后,运用耦合协调模型对湖南省城乡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状况作出评价。结果表明,2000-2013年间城镇环境与经济社会的耦合协调度呈现稳步上升趋势,系统间由中度失调衰退型演变为勉强协调型的发展状态,而农村环境与经济社会的耦合协调度变化不大,系统间一直处于轻度失调状态,经济社会的发展都给城乡环境造成了一些影响;其次,采用剪刀差方法,对城乡环境质量的发展速度差异进行了分析,结果进一步表明城镇环境质量处于平稳改善中,而农村环境质量却在不断下降。此外,城乡环境发展的剪刀差呈现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城乡环境质量的二元性也表明了城乡环境发展的不协调。再次,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对未来十多年的城乡环境状况进行模拟预测,结果表明城乡环境将呈良性演化的发展趋势,城镇污染指数的增长趋势在平稳波动中趋于下降,而农村污染指数的增长速度趋于减缓,城镇方面的居民生活污染和固废污染,农村方面的畜禽养殖和种植业污染仍应重点加以关注和控制。最后,基于本文的研究结果针对性提出相应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