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符号美学原理在湘南民居改造中的应用研究
【6h】

符号美学原理在湘南民居改造中的应用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1章 绪 论

1.1研究背景与现状

1.2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目的

1.3研究内容与创新点研究的内容

1.4研究方法与框架研究方法

第2章 湘南民居改造价值与困境简析

2.1湘南民居概述

2.2湘南传统民居特征分析

2.3湘南民居改造价值与困境简析

2.4小结

第3章 湘南民居改造中符号美学原理研究

3.1符号学原理研究

3.2符号美学原理研究

3.3湘南民居改造中符号美学原理研究

3.4小结

第4章 湘南民居改造中符号美学应用研究

4.1湘南民居改造中的文化理念定位

4.2湘南民居改造中的符号提取与形式转换符号提取依据

4.3湘南民居改造中的原则和实施要点改造原则

4.4小结

第5章 安仁县凤岗南路民居改造设计

5.1安仁县凤岗南路概况安仁县地域文化概述

5.2安仁县传统民居符号提取与形式转化

5.3安仁县凤岗南路民居改造设计

5.4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湘南传统民居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中朴质隽永的一块文化瑰宝,是湘南人民聚集生息、进行生产生活等一系列实践活动的居住载体和智慧与辛勤劳动的结晶,最真实地勾勒出两湖民居的人文和社会的历史缩影。湘南传统民居文化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不断被融合、发展,形成了独树一帜的地域性建筑风格特征,它是自然的、历史的、民族的,我们从中可以感知到湘南地区居民独特的生活习俗、强烈的精神情感内涵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现代化城市发展,在改善城市居民生存环境、提高生活质量的同时,对中国广大乡镇农村也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现代化的“方盒子”建筑耸立于乡村田园街道之间,显得格格不入,传统建筑形式因其的不可复制性而逐渐淡出历史舞台。严重缺乏地域性和人文色彩的单调乏味的建筑模式,使人们丧失了精神与情感的寄托,面对这一现象,相关领域学者便开始站在传承保护传统文化的角度去探索现代建筑模式。民族的建筑语言是一个国家的象征。湘南传统民居风格集中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建筑艺术和审美情趣等真实写照,传统民居内涵的精神和文化赋予建筑生命,应当被后人传承和发展,将湘南传统民居符号进行再创造并融入到现代建筑中,其中的内涵与外延包涵太多可研究探讨的问题,对设计师提出把握感性与理性之间的平衡、重构中国当代建筑文化这一深刻要求。
  中国传统建筑饱经沧桑,伴随着人类文明发展走过漫漫岁月,它是华夏五千年文明的象征,也是一个时代、一个地区的标志与核心形象。因此,湘南传统建筑不应该在现代乡村中消失,而应伴随着人类文明和社会发展共同走向世界,走向未来。
  本论文从湘南传统民居形成的自然环境和历史文化渊源为切入点,系统的分析传统民居的文化风格及建筑构件特征,运用符号学中的二元理论和三元理论,以及符号美学理论中的关于建筑艺术符号的语义象征和情感表达等,并对其进行分析和应用,并站在美学的角度深入挖掘湘南传统民居符号的人文及情感内涵,试图探索出湘南传统民居符号在现代湘南民居改造中的方法论,以为实体项目“安仁县凤岗南路民居改造设计”提出具体的设计方法和研究思路。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