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城市公共空间活力营造的小城市棚户区更新改造研究
【6h】

基于城市公共空间活力营造的小城市棚户区更新改造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1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

1.2研究的目标和意义

1.3研究的对象和内容

1.4国内外相关学术成果与实践

1.5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第2章 小城市棚户区更新改造及问题研究

2.1小城市棚户区更新改造的概念界定

2.2棚户区形成的原因

2.3国内外城市更新相关理论发展

2.4小城市棚户区更新改造方式

2.5棚户区更新改造中的公共空间问题

第3章 小城市公共空间活力营造研究

3.1概念界定

3.2国内外城市公共空间相关理论发展

3.3城市公共空间的特性和内涵

3.4城市公共空间活力构成要素

第4章 小城市棚改中的公共空间活力营造

4.1小城市棚改中街巷空间活力营造

4.2小城市棚改中广场空间活力营造

4.3小城市棚改中街区绿心活力营造

第5章 汉寿县棚户区更新改造案例

5.1项目介绍

5.2汉寿县棚户区更新改造方式分类

5.3项目中的城市公共空间活力营造

5.4汉寿县“三义巷”棚改中的公共空间活力营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参与学术会议及竞赛获奖情况

附录B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项目

展开▼

摘要

棚户区更新改造作为我国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近年来被大力推行,近年来小城市棚户区更新改造实践暴露了诸多问题,其中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城市公共空间的问题。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棚户区更新改造对于小城市的品质提升是一次非常难得的机遇,如何让其真正成为小城市品质提升的契机,在当前棚户区更新大力推行的背景下,是一个非常重要而且迫切的命题。
  目前关于小城市棚户区更新改造的理论体系相当不完善,尤其缺乏更新改造过程中的公共空间活力营造理论,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以城市公共空间活力营造作为切入点,对小城市棚户区更新改造展开研究,并对小城市棚户区更新改造中的街巷空间、广场空间和街区绿心三大公共空间提出了针对性的设计策略。
  本文的主体内容氛围五个章节,内容概括如下:
  第一章主要论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通过文献收集的研究方法,综述了国内外的城市更新和城市公共空间的相关学术成果和实践发展,阐述了本文研究的主要对象、内容、研究方法以及框架。
  第二章通过资料查阅和归纳总结法,对小城市棚户区更新改造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对其概念及棚户区形成的原因进行了论述,进一步提炼总结了国内外城市更新的相关理论,然后结合实际调研提出了几种棚户区更新改造的方式。
  第三章是本文的重要章节,对前面提出的城市公共空间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通过资料查阅和归纳总结,在理论的基础之上得出城市公共空间的特性、内涵以及公共空间活力的构成要素。
  第四章是本文的核心章节,在前面几章理论研究的基础之上,结合大量国内外的实践案例,从交通组织、空间尺度、场所感营造、商业注入及个性化等方面对棚户区更新改造中的街巷空间、广场空间以及街区绿心三大城市公共空间提出具体的设计策略。
  第五章是本文的重要章节,通过笔者参与的棚户区更新改造的实际项目,对前面提出的小城市棚户区的更新改造方式及棚户区中的公共空间活力营造方法进行了实证,体现设计策略的意义与价值。
  通过研究小城市棚户区更新改造方法及其中的城市公共空间活力营造的策略,引导未来小城市棚户区更新改造朝着正确的理性的发展方向,对小城市棚户区更新改造中的公共空间活力营造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