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供水厂改建过程水质污染应急技术优选研究
【6h】

供水厂改建过程水质污染应急技术优选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水量和水质的需求也逐渐的提高。同时,由于水源水质污染的加剧,各种突发性水源水质污染事件不断发生。此外,自来水厂生产废水的回用也在目前水厂在改扩建过程中经常采用,回用过程中同样可能引发水质污染。自来水厂改扩建中如何提高对突发性和周期性水质污染的应急能力,是目前亟需解决的一个问题。
   高要市东区自来水厂目前采用常规工艺进行水质净化,三期工程建设时,需重点进行预处理应急。本文通过模拟高藻、高负荷有机污染和重金属污染,研究了现有成熟水质污染应急技术对西江水源突发性污染的控制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高藻风险控制的适宜性技术为臭氧预氧化,当臭氧投加量为3mg/L时,对藻类的去除率可达95%以上,同时对CODMn的去除效果在30%以上;苯胺污染爆发时,采用粉末活性炭吸附效果最好,吸附时间为30min,粉末活性炭投加量为20mg/L时,苯胺去除率可达70%以上,二氧化氯预氧化虽然可以有效去除苯胺,但投加量过大;重金属污染时,硫化钠化学沉淀和PFS强化混凝均能有效应对,实验条件下,当重金属镉超标10倍时,出水镉的浓度均低于0.005mg/L。
   通过排泥水回用,模拟研究了生产废水回用时导致的高浊风险和水生生物风险,结果表明,强化混凝除浊效果明显,PAC投加量超过40mg/L后,滤后水浊度和CODMn均能达标,pH的适当提高有助于改善PAC对高浊的应急能力,实验中pH为8时,改善效果明显,PAM也可明显提高PAC的应急能力;采用氧化灭活的方法进行水生生物风险控制,各种氧化剂对剑水蚤的灭活能力从强到弱依次为:二氧化氯>臭氧>液氯>KMnO4。通过对比重力浓缩和造粒流化床浓缩对生产废水的预处理效果,发现后者的与处理效果有明显优于前者。
   高要市东区自来水厂三期工程设计中,推荐采用网格絮凝斜管沉淀、V型滤池、二氧化氯消毒并配有预处理设施。并且预留厂区深度处理和污泥处理用地,使厂区总规模按20万m3/d控制。经过设计、计算确定了各构筑物的主要设计参数,完成工程设计。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