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武水流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洪水响应研究
【6h】

武水流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洪水响应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绪论

1.1研究目的及意义

1.2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水文效应研究进展

1.2.2流域水文模型的研究进展

1.3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主要研究内容

1.3.2技术路线

第二章流域概况及基础数据处理

2.1流域概况

2.1.1地理位置及水文站点

2.1.2地形地貌、地质特征

2.1.3土壤、植被特征

2.1.4气候特征

2.2基于DEM的数字流域提取

2.3土壤数据

2.4土地利用/覆被数据

2.5水文气象数据

2.5.1雨量数据库

2.5.2流量数据库

第三章武水流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分析

3.1遥感数字图像处理

3.1.1波段优选

3.1.2遥感图像增强处理

3.2土地利用/覆被分类

3.3流域土地利用/覆被动态分析

3.3.1土地利用/覆被结构及其变化

3.3.2土地利用转移分析

第四章武水流域HEC-HMS模型的建立及验证

4.1.1产流模型

4.1.2直接径流模型

4.1.3河道汇流演算

4.1.4基流模型

4.2模型参数率定

4.3模型验证

4.4时间步长对次洪模拟的影响

4.5小结

第五章武水流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洪水响应模拟

5.1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典型洪水过程的影响

5.2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洪水响应的空间差异

5.3不同洪水量级的洪水响应

5.4流域极端土地利用情景的洪水响应

5.4.1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情景的设计

5.4.2极端土地利用情景下典型洪水过程响应

5.5小结

第六章结论与展望

6.1基本结论

6.2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展开▼

摘要

武水流域位于湖南省衡阳县井头江境内,流域内山洪灾害频发,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本文选取武水流域井头江水文控制站以上区域为研究流域,采用监督分类法解译了研究区3期土地利用数据,并分析了这期间的土地利用转移情况;建立研究流域HEC-HMS水文模型,并利用洪峰流量相对误差、峰现时差、Nash-Suttcliffe效率系数这3个参数对模型的模拟结果进行综合评定。探究了各种土地利用类型对洪水要素的影响。论文的主要的研究内容及成果为: (1)基于ENVI5.0监督分类解译了研究区1992年、2000年及2011年的土地利用数据,并基于解译结果结合GIS生成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得到了3个时期内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转移趋势。流域内的土地利用类型主要是林地和耕地,1992-2000年研究区内主要是耕地向林地和建设用地转变,转出面积最大的是耕地,其次是林地、裸地、建设用地,水域面积转出和转入的量都较少,其中转换强度最大的类型是耕地转换成林地。2000-2011年各个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的变化幅度较低,整体上林地增加了2.39km2。 (2)基于遥感解译成果、GIS技术提取流域下垫面地形、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等信息,使用HEC-HMS降雨-径流模型,分别采用SCS径流曲线法进行产流计算,使用SCS单位线法计算直接径流,应用马斯京根法进行河道汇流演进,运用指数退水模型模拟流域基流,对流域内总计20场洪水进行洪峰流量和峰现时间等洪水特征参数的模拟预报。结果表明:该模型在武水流域暴雨洪水模拟中适应性良好,且单峰洪水的模拟效果较多峰洪水的要好。不变化其他参数的情况下,用15min和60min的时间步长进行模拟,结果表明:时间步长对模拟效果有一些影响,随着模拟时间步长的减小,洪峰流量有所增大,峰现时间变化不规则,大部分暴雨洪水的模拟效率获得了提升,平均Nash效率系数从0.808提升到了0.813。 (3)应用创建好的流域HEC-HMS模型,选择了3场典型洪水过程,剖析流域1992-2000-2011年的土地利用/覆被转变对暴雨洪水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较1992年的土地利用/覆被情景而言,2000年情景下的模拟结果中洪峰流量有所减小,3场典型暴雨洪水(050610号洪水、080903号洪水、120610号洪水)的洪峰流量分别减小了10.3m3/s、4.4m3/s、20.92m3/s,减幅为7.89%、10.04%、3.89%;2011年情景下的模拟洪水洪峰流量减幅加大,3场典型暴雨洪水的洪峰流量分别减少了13.1m3/s、5.7m3/s、29.22m3/s,减幅分别为10.04%、13.01%、5.44%。峰现时候变化得不明显。对全流域而言,流域产流减少,洪峰流量减少,而不同子流域的产流有增也有减,产流增加的部分主要集中在流域南部中上游。 (4)假设极端土地利用情景,模拟各情景下暴雨洪水过程,剖析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对不同暴雨洪水的影响。结果表明:对同场洪水来说,建设用地的增长对暴雨洪水过程产生明显影响,不但使洪峰流量大大增长,峰现时间提早,还改变了洪峰形态,形成“瘦”而“尖”的洪峰;而林地则有助于坦化洪水波峰,使得流域暴雨洪水过程得到缓解。对不同量级的暴雨洪水而言,各土地利用类型对小洪水的影响相比对大洪水的影响要更为显著。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