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景天属三种植物药物的鉴定和品质研究
【6h】

景天属三种植物药物的鉴定和品质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垂盆草、佛甲草和凹叶景天等为来源于景天属(Sedum)的植物药。其中垂盆草Sedum sarmentosum Bunge的新鲜或干燥全草为常用中药与民族药,又是其多种单、复方制剂的原料药材,《中国药典》(2010年版)记载用于湿热黄疸、小便不利、痈肿疮疡,民间还用于治疗吐血、衄血、腹泻痢疾、咽喉肿痛及癌症等;同属近缘种佛甲草S.lineare Thunb、凹叶景天Sedum emarginatum Migo的全草也是常用的民族民间药,部分疗效应用与垂盆草相同(如抗肝炎、止血、解毒等)。垂盆草和佛甲草的植物外形及药材性状极为相似,易于混淆。由于上述3种植物药尚缺乏系统的品质鉴定分析方法,笔者对它们不同产地与不同采收期的样品,进行了系统的药材性状、显微特征、红外光谱、HPLC含量测定、随机引物扩增多态DNA(RAPD)等方面的研究,确立了各个种包括不同采收期样品的鉴别特征,建立了初步的质量分析方法,探讨了相互间的亲缘关系,从而指导临床应用及质量控制与分析。
   性状和显微鉴定研究表明,可利用形态解剖学特征进行3种植物药的鉴定。在茎横切面显微构造上,垂盆草、佛甲草与凹叶景天互为基源近缘的植物药,表现出诸多显微特征上的共性。如三者皮层最外侧薄壁细胞的壁略增厚或增厚,髓部细胞因壁增厚而呈石细胞状,以及薄壁组织中分布紫红色的细胞等方面,都表现出一致性;但彼此可根据木质部导管数目、髓部形态差异、含紫红色物质的细胞的多少,以及内侧皮层细胞壁是否增厚等特征,可将它们予以鉴定或区分。
   利用红外光谱法研究测定了湖北省4个产地15份垂盆草药材样品(全草粉末KBr片)的红外光谱,发现部分吸收峰的峰位(波数cm-1)、峰强度(吸光度A)或峰强比均与样品的采收期呈明显相关性。就峰位而言,所有春季样品在1625±7 cm-1处的峰位均小于1623 cm-1,秋季样品(8-10月)一般大于1625 cm-1;所有春季样品在1057±16 cm-1处的峰位均大于1050 cm-1,夏秋季样品均小于1050cm-1。说明利用红外光谱特征可基本判断鄂产垂盆草药材的采收期,达到间接控制药材质量的目的。还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检测了上述3种药材和同属植物药费菜的醇提物(KBr压片)的红外光谱,发现IR谱图的整体峰形、峰数目、峰位、峰强度或峰强度比等指标或参数可有效区别几个近缘种药材。说明药材粉末及提取物的红外光谱用于药材鉴别及总体质量评价值得重视。
   通过HPLC分析,发现3种植物药均含有黄酮苷类成分,其水解产物中均含有槲皮素,从而推测三者共有的黄酮类成分可能是它们发挥相似疗效的一类活性成分。含量测定结果表明,垂盆草、佛甲草水解产物中槲皮素的含量随采收期不同呈现出一定的变化规律。此外,对景天属几种药用植物进行了DNA多态性研究(RAPD分析),聚类分析结果表明,RAPD技术能有效地检测所选取物种间的遗传变异,且这种变异与各物种的形态学性状紧密联系。
   上述研究证明,利用解剖学、红外光谱、HPLC及DNA扩增技术方法,可以较准确地判断该属药用植物间的亲缘关系。各种不同方法的研究结果均表明,垂盆草与佛甲草具有更为相近的亲缘关系,而凹叶景天与前两者关系略远。这些研究结果为三种植物药的应用开发提供了植物系统学证据。
   本课题的研究结果为景天属几种药用植物的分类鉴定、药材的品质分析、以及资源的合理应用提供了系统性的技术方法与相关的实验依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