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新时期俄中能源贸易问题研究
【6h】

新时期俄中能源贸易问题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当前,在世界范围内,经济全球化和地区经济一体化迅猛发展,各国在经济上相互合作,相互依赖不断加深。美伊战争爆发后,石油产品的全球化趋势得到加强,国际能源格局加速调整。在这一大背景下,世界各大石油生产国积极实行能源出口多元化策,在全球寻找能源销售市场;而世界各大石油消费国积极实行能源进口多元化政策,在全球寻找能源供应来源,这为中俄两国开展能源贸易提供了历史性机遇。
  俄中两国山水相连,漫长的边界线把两国紧紧地连在了一起。在中国海外能源开发的几个主要方向中,俄罗斯的地理优势独一无二,不仅油气资源潜力大,而且可以经过陆路直达中国。特别是俄罗斯已探明的石油资源大多分布在靠近中国的西西伯利、东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从区位优势看,俄方油区和中方市场恰好构成了有利的天然接口。根据区域经济学的有关理论,选择能源丰富而距离较近的地区作为能源供应地,可大大节省能源运输时间,提高物流速度,降低运输成本,增加经济效益,减少运输风险。因此,这种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便成了俄中两国开展能源贸易的”刚性优势条件”。
  从发展战略上看,两国战略相互接轨、资源与市场互补的巨大优势可为两国的能源贸易提供重要支持。从安全战略上看,两国的战略利益广泛一致,在国际与地区稳定和发展问题上立场相近,能源合作具有互为支撑、互为依托、互为纵深的巨大优势。外交战略方面,冷战结束后,美国基于地缘政治考虑,急于控制从西亚经中亚到东亚的广大弧形地带,以及北约东扩、美国进军中亚和美日安保条约的强化,使俄中成为在东北亚地区乃至全球惟一战略环境相近的战略协作伙伴。两国均迫切需要有和平稳定的周边环境,因此,相互借重,相互支持,共同抵制美国的影响,维护亚洲的地区安全和能源安全,成为两国外交必然的选择。而俄中边界问题的彻底解决使两国在国家关系层面已没有政治障碍,俄中新型国家关系的基本确立以及同为上海合作组织的重要成员,等等,也为两国在新时期开展能源贸易提供了政治支持和多边机制保证。
  俄中两国政府均有很强的政局控制力,两国的内外政策基本成型,今后几年、十几年因内外政策变化而影响能源贸易的可能性不大。普京的强国战略和”能源兴国”战略以及中国”十一五”规划中提出的”立足国内,开拓海外”的能源发展方针,均是从各自的国家利益出发,因此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两国的能源贸易可为共同改善区域政治环境提供强大动力,政治环境的稳定反过来又可为能源贸易提供更加持久的政治支持和物质保障。
  近年来,世界能源地缘政治格局和世界石油市场格局正在发生重大变化。欧佩克控制力下降和俄罗斯地位上升,使全球围绕油气资源的争夺更加激烈。俄罗斯作为世界上少数几个完全可以立足本国能源资源并有大量出口的国家之一,越来越游刃有余地把油气资源作为推行本国对外政策的秘密武器。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能源外交攻势,在大大提升俄罗斯国际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地位的同时,也给俄中两国的能源合作增添了不少变数。
  俄中在能源方面的利益可明显互补。因此,能源贸易确实应该成为两国发展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和经贸合作的重点。可是,多年来,俄罗斯在与中国能源合作中始终扮演原料资源供应国的主导角色,而且俄现有投资环境较差;中国则处于原料资源购买国地位。其结果是,俄为了在世界能源地缘政治中提升本国的战略地位和维护本国经济利益,在与中国开展能源贸易时,经常在限制投资、能源供应量、能源供应价格、油气管道走向、运输费用等方面向中国参与合作的公司发难,致使两国许多能源合作项目在很长时间内处于谈谈停停、一波三折的局面。为此,中方做出了巨大努力,而在外人眼里却把此看成是双方在”博弈”或”暗战”。

著录项

  • 作者

    达丽娅;

  • 作者单位

    长春工业大学;

  • 授予单位 长春工业大学;
  • 学科 应用经济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李楠;
  • 年度 2016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F752.751.2;
  • 关键词

    能源贸易; 市场定位; 中国; 俄罗斯;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