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非家庭成员虐待儿童的刑法问题研究
【6h】

非家庭成员虐待儿童的刑法问题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 言

一、非家庭成员虐待儿童现象及法律干预现状

(一)非家庭成员虐待儿童行为存在的领域

1.教育机构中的虐待儿童

2.家政人员虐待儿童

3.医疗机构中的虐待儿童

4、非家庭成员虐待儿童行为存在的其他领域

(二)虐待儿童的行为类型

1.躯体虐待

2.心理情感虐待

3.性虐待

4.忽视

(三)非家庭成员虐待儿童的法律干预现状

二、非家庭成员虐待儿童行为的刑法适用研究

(一)非家庭成员虐待儿童行为与寻衅滋事罪

1.寻衅滋事罪侵害的法益

2.寻衅滋事罪的行为类型

3.寻衅滋事罪的主观方面

4.非家庭成员虐待儿童行为适用寻衅滋事罪的规定评析

(二)非家庭成员虐待儿童行为与虐待罪

1.家庭成员的界定

2.虐待罪侵犯的客体

3.非家庭成员虐待儿童行为适用虐待罪的规定评析

(三)非家庭成员虐待儿童行为与侮辱罪、猥亵儿童罪

三、非家庭成员虐待儿童行为的刑法完善

(一)非家庭成员虐待儿童行为入罪的必要性

(二)国外规制虐待儿童行为的立法借鉴

1.综合保护方面

2、刑法保护方面

(三)非家庭成员虐待儿童行为的刑法立法建议

结 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近年来,非家庭成员虐待儿童现象日益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有关防范、遏制虐待儿童行为的思考和研究也频繁见诸于媒体和学刊。但这些研究大多局限于社会学、心理学、病理学等视角。在法律领域,特别是在刑法领域针对非家庭成员虐待儿童行为的研究还很有限。本文以浙江温岭幼师虐待儿童案为切入点,分析当前非家庭成员虐待儿童行为存在的领域,并针对该领域中刑法适用何种罪名的困惑,反思我国刑法对非家庭成员虐待儿童行为的干预现状,进而为刑法的完善提出自己的一些见解。除绪论和结语外,本文共分三部分,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部分,非家庭成员虐待儿童现象及法律干预现状:主要分析当前我国非家庭成员虐待儿童行为存在的领域、虐待儿童的行为类型,以及我国对于非家庭成员虐待儿童的法律干预现状,反思在法律领域、特别是刑法领域对于这类行为的规制方面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第二部分,非家庭成员虐待儿童行为的刑法适用研究:结合非家庭成员虐待儿童的类型和典型案例,从寻衅滋事罪、虐待罪、侮辱罪、猥亵儿童罪等相关犯罪方面探讨适用现行刑法中的罪刑规定的可能性及其存在的问题,分析按现行刑法追究此类行为的刑事责任所具有的局限性。
  第三部分,非家庭成员虐待儿童行为的刑法立法完善:论证刑法介入非家庭成员虐待儿童领域的必要性和意义,并结合国外关于虐待儿童问题的有关立法和我国刑法的体系,提出对于非家庭成员虐待儿童行为进行刑法立法完善的具体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