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三峡水利枢纽船闸管理体制研究
【6h】

三峡水利枢纽船闸管理体制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1章绪论

第2章国内外船闸管理介绍

2.1国内几个典型省份和葛洲坝的船闸管理

2.1.1安徽省船闸管理

2.1.2江苏省船闸管理

2.1.3福建闽江水口船闸管理

2.1.4葛洲坝船闸管理

2.1.5葛洲坝船闸管理的成功之处

2.1.6葛洲坝船闸管理存在的缺陷

2.2国外内河的航道和船闸管理

2.2.1国外内河航道管理模式

2.2.2国外航道与船闸管理的总体经验

2.2.3田纳西河航运管理

第3章现有我国船闸管理的模式

3.1电航统管模式

3.1.1含义

3.1.2发电和航运的矛盾

3.2电航分管模式

3.2.1含义

3.2.2发电和航运的矛盾

3.3电航矛盾的产生根源

3.3.1法规不健全

3.3.2电力体制改革的推动

3.3.3企业所有权制度改革带来的观念冲击

3.3.4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压力

3.3.5财政压力

第4章船闸的经济学分析

4.1船闸的属性

4.1.1船闸是交通航道设施

4.1.2船闸是公共基础设施

4.2船闸的经济学分析

4.2.1水利枢纽的经济学分析

4.2.2船闸运行的外部性分析

4.2.3典型水利枢纽运行效益

4.2.4船闸的所有权分析

4.2.5船闸与电厂的法律关系

4.2.6船闸管理涉及到的其他几个“权”

第5章建立三峡水利枢纽船闸管理新体制

5.1三峡水利枢纽及其船闸简介

5.2新体制确立的要点和基本原则

5.2.1新体制确立的要点

5.2.2新体制确立的基本原则

5.3新体制下需要解决的若干问题

5.3.1船闸运营经费的来源

5.3.2船闸运营机构的组建

5.3.3航运管理部门的改革

5.3.4关于“依法治闸”

第6章结论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船闸从属性上来讲,属交通航道设施和公共基础设施.在经济学意义上,船闸具有正负外部性,正的外部性为,船闸作为原航道的替代物或新航道的一部分,保证了航道的连续性,为保证航道畅通、航运发展提供了可能;负的外部性为,船闸同时给航运带来了一些问题,如船舶过闸时间长、船舶积压,引起他人效用的减少和成本增加,以及运输组织条件、方式改变,使水上交通安全管理和船舶航行秩序维护更加复杂,增加运输成本.船闸所有权属国家,但国家所有权主体的唯一性,并不意味着国有资产只能由国家占有.为了实现国有资产的有效利用,国家可以将国有资产按用途交给国家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其他经济组织或个人占有和使用.三峡水利枢纽是当今世界上规模最大、运行要求十分复杂的工程.其永久船闸已在2003年6月建成投入运行,升船机预计在2009年建成.三峡水利枢纽施工期船闸管理采取的是由业主(三峡开发总公司)委托交通部所属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管理的方式,该方式保障了三峡工程施工顺利和葛洲坝、三峡航运畅通,但毕竟是工程施工期的过渡办法,工程完工后必须建立新的船闸管理体制.新型的船闸管理体制,以电航分管为基本特征,但却是一种完全不同于旧的电航分管模式,其要点是:一、电厂和船闸产权属国家,建成后由国家分别交由水利管理部门和交通管理部门占有和使用.二、成立由三峡建委、三峡总公司、交通部、长航局等部门组成的三峡工程运营管理协调委员会.三、通过招投标方式产生船闸运营主体.四、航运管理部门是船闸行业管理主体.新体制确立的基本原则是:政事分开、政企分开、依法治闸、竞争与效率、创新、积极与稳妥.新体制下需要解决的若干问题:船闸运营经费的来源、船闸运营机构的组建、航运管理部门的改革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